“有色金属之乡”郴州铁腕治矿 从粗放式转向精深加工


时间:2014-01-10





  作为中国重点产煤区和“有色金属之乡”,湖南郴州市是中国19个年产煤达千万吨的地市之一。因为矿产,这里曾诞生无数个一夜暴富的“神话”。

  “户户冒烟,村村点火。”郴州市多位区县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矿业开采的鼎盛时期,甚至连主管机构,都无法准确地统计出一些小煤窑的具体数量。只知道,那些悬挂着吉祥车牌号的豪车主人,大多都是矿老板。

  然而,这种与生俱来的资源,给郴州带来的却不是“福利”。因矿产资源长期的无序开采,不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大气等污染严重,资源争夺纠纷及安全生产事故也逐年上升。在巨大利益诱惑下衍生的大量腐败案一度震惊中国。

  “如果不设法破解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摆脱传统的资源路径,化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压力,郴州的发展只会越走越窄。”2008年11月,新上任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开始思索郴州未来的转型之路。

  2008年,郴州对全市涉矿业企业进行了“地毯式”的“手术”。该市对凡出现较大事故的煤矿一律永久性关闭,并形成相关领导人责任追究制。凡因日常巡查不到位,非法矿反弹整治不及时,一经查实,相关负责人一律就地免职。

  为斩断和防范非法生产背后的“官煤勾结”,当地纪检监察部门介入,集中清理和查处一批在煤矿入股分红或接受贿赂充当“保护伞”的官员;并对经查实在矿山入股分红的干部,一律就地免职、开除公职。

  “以前是单纯地挖矿、抢矿、卖矿”,向力力告诉记者,现在对资源严控,郴州引进了一批央企,不再是粗放模式,而是建立精加工与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数据显示,目前为止,郴州采矿权由2005年底的1295个减少到577个,煤矿由576个减少到165个,非煤矿山由747个减少到125个,实现了矿产资源的规模化、规范化开采。

  目前,郴州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白银、铋、微晶石墨生产基地,华南地区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湖南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成功实现了矿业经济由粗放式发展向精深化、集约化发展的转型。摆脱资源依赖迈出实质步伐,矿业对税收的贡献由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

  在向力力看来,煤矿经整合虽然数量少了,但是整体实力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大煤矿利润更胜以往的小煤矿,众多的煤老板也愿意选择成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股东。

  受市场整体环境及地下资源减少的影响,郴州不少煤老板从煤矿中获益越来越困难,一些有头脑的煤老板也开始尝试转移方向,投资绿色农业这一朝阳产业,由“黑老板”变成“绿老板”。记者李俊杰刘柱

来源:中新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