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张佩、郭海民)以前,不管是大项目小项目,不论对环境有没有污染,只要有业主来魏县投资,都“照单全收”。如今,他们对前来投资的所有项目要一一甄别,坚决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三高”项目说“不”,决不允许一个污染项目落地。据了解,今年他们招商引资签约的75个项目,没有一个污染项目,20余个与他们有合作意向的污染项目全部拒之门外。
今年以来,该县牢固树立“工业立县、项目突破”发展战略,在新建项目筛选上,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原则,引进了更多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和绿色环保的项目,拒绝了一大批污染企业落户该县。截至目前,全县新开工重点项目66个,实现了项目落地“零污染”,县域经济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严格审批程序。“魏县的发展迫切需要项目,但不能饮鸩止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的项目一个也不批!”该县环保局局长魏立新向笔者介绍,我们按照“四不批、三严格”的要求,严格审批新上项目,把好第一道关口,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项目产生。“四个不批”,即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一律不批;环境污染重,产品质量低,能耗、物耗消耗高,特别是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项目一律不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的,一律不批;建设项目如果位于核心区、缓冲区的项目一律不批。“三个严格”,即涉及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项目严格限制;产业开发中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严格限制审批;严格按照总量控制的要求,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区域、行业、企业发展的约束条件。据了解,几年下来,他们拒批了有污染的项目50余个,从源头上杜绝了大气环境总量的增加。
引进环保项目。在项目筛选上,该县围绕绿色发展做文章,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地域优势,有针对性地引进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类项目,大力发展壮大绿色产业集群。目前,该县已启动建设河北和兆益祥再生资源加工基地、河北环嘉静脉产业园等多个资源再利用环保项目。其中,河北和兆益祥再生资源加工基地和河北环嘉静脉产业园这两个项目,都是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深加工、升级改造的再生资源环保型项目,将促使该县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实现升级换代,真正实现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发展。
开辟绿色通道。对“零污染”项目,该县出台政策,在项目审批上执行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审批制度,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迅速办理项目备案、规划、用地、环评、能评等前期工作,助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产。在“绿色通道”的助力下,今年已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批75项;共受理和完成各类建设项目24项。该县发改局局长王瑞岭介绍说:“当我们把河北和兆益祥再生资源加工基地项目的相关资料详细了解后,发现这是典型的零污染、高附加值、集群式发展的项目,在详细了解这一项目后,我们立即启动特事特办程序,仅用一周时间,就为项目进入魏县经济开发区办理了手续,并完成了前期所有工作。“法定24天的审批时限,实际操作中应该会超过1个月,但是没想到他们短短一周时间就给我们办妥了,这样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当时真令我感动!”河北和兆益祥再生资源加工基地项目负责人杨新文回忆说。
来源:河北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