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护联盟在武汉成立,倡议更多城市加入


来源:楚天都市报   时间:2017-09-10





  昨日下午,在湖北武汉市救助站“楚星班”,14岁的小宇(化名)看着崭新的铅笔盒发呆。过去5年里,他有近4年时间待在上海市救助站,刚刚来到武汉,还处在适应阶段。

  9月5日,武汉市救助站和上海市救助站在汉签订共建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盟协议,并倡议全国各大中城市救助站积极加入,为流浪未成年人编织更加完善的城市救助保护网。同一天,上海市救助站站长刘晨护送小宇来汉,这个老家在洪湖的少年,成为该联盟首名受助者。

  小宇出生在上海,妈妈阿芳(化名)是洪湖人,父亲在他8个月大时就去世了。他说,妈妈换过许多工作,生活不如意,脾气也很大,常为一点小事打他。2012年,他因身上有伤,被老师送到派出所,随后又被送到上海市救助站。不久,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妈妈把他领回了家。

  此后几年间,小宇不断经历“挨打—离家流浪—到救助站—回家”的轮回。

  2015年1月,阿芳最后一次领着小宇走出上海市救助站。当时她因拖欠房租一年多,被房东赶出,只有带着小宇露宿街头。一个星期后,她让小宇自己去救助站,从此失去音讯。

  2016年,上海市救助站历经周折,终于找到返回洪湖的阿芳。她表示,自己没有能力抚养小宇。当地卫生部门检查证实,阿芳患有精神疾病,不适合带小宇生活。

  上海市救助站曾与小宇父亲生前的工作单位沟通,但对方不愿承担小宇的监护责任。小宇母亲一方也找不到合适的监护人。因此,小宇只能寄居在救助站里,直到今年9月初。至此,小学肄业的他,已经两年没有上学了。

  得知小宇的情况后,武汉市救助站站长林小群主动表示,可以先把他安置在武汉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参加“楚星班”替代教育学习,进行临时救助。同时积极协助上海市救助站,联系小宇的母亲及当地政府,寻求妥善解决方案。

  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小宇的话很少。记者问他,有没有想过以后怎样生活,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不知道。”

  该中心的社工们说,虽然与小宇接触时间不长,但他们感到这个孩子很聪明,只是长期流浪让他性格孤僻。但社工们没有灰心,今年刚从“楚星班”完成初中学业的皮皮(化名),给了他们信心。即将年满16岁的皮皮,在该中心的帮助下,已经顺利办理了武汉市户口和身份证。

  林小群介绍,四年来,先后有2000多名困境儿童接受了“楚星班”教育,“只要有爱心,这些孩子也能像同龄人一样,阳光地回归社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