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癌症患者女儿致信医生:我们愿意承担风险,请放心做手术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0-19





  杭州24岁的小薛在一家外企银行工作,近日她以“一个有爸爸的女儿”为名,给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朱玉萍副主任医师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在绵绵秋雨的杭州,温暖了许多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庭。
huanzinvergeiyishengdexin
  患者女儿给朱玉萍医生写的信。本文图片均为钱江晚报图
 
  信中写道:爸爸就是我的命,我不放弃!手术风险很大,我们愿意承担,请您放心给我爸爸做手术,我们用最真诚的心相信您。作为爱他比命还重要的女儿,不敢奢想他活到七八十岁,只希望他再能活五年,让我拼尽全力去孝顺他!
 
  娟秀感人的文字背后,是一个兰州普通家庭面对癌症的挣扎与抉择——
 
  辛劳了一辈子的父亲,退休不久查出直肠癌,病情凶险。小薛一家选择和医生站在一起,给予医生最大的理解和信任。“我们愿意共担风险‘赌一把’,让医生迎‘险’而上。”
 
  手术风险是常规手术的十倍
 
  手术前两天的傍晚,小薛等在车库的电梯门口,见到匆匆下班的朱玉萍医生,朝他手里塞了这封信,眼里噙着泪水,“把我父亲交给您了,您放心做(手术)。”
 
  过去的两个星期,因为父亲病情不断变化,一家人和朱玉萍医生进行了整整十次的术前谈话。
 
  今年55岁的父亲薛文全,在结直肠的最下端,长了个约16×12cm的肿块,并侵犯到小肠、前列腺和膀胱。血尿、肛门下坠感及肿瘤的恶臭一直伴随着他,而化疗后反复发烧,体温超过38度,持续不退,情况很不乐观。
 
  朱玉萍医生耐心细致地说明了一系列病情和治疗方案,以及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因为肿块位置不好,侵犯到多个组织,周围又都是大血管,手术风险是常规手术的十倍,患者术中很可能因为大出血,无法从手术台上下来。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了,在兰州大山里干了一辈子农活的母亲董大姐,谈话时、病房外,总是忍不住泪如雨下。
 
  父亲生病的三个多月来,小薛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在杭州念书,如今留在外企银行工作的她,联系好浙江省肿瘤医院后,将父亲从兰州老家接过来,住院、检查、谈话、筹医疗费,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除了和家人一起努力,她把医生作为最信赖的伙伴。“父亲查出癌症,能帮我们对抗病魔的,就是医生!”
 
  “如果我人没了”,别找医院、医生麻烦
 
  在女儿眼中,父亲薛文全是一个钢铁男子汉,为了将孩子拉扯大,操劳了一辈子,父女感情非常深。
 
  薛文全在兰州开了几十年的长途客车,凌晨出发、深夜下班,一年到头只有春节回家两三天,一辈子辛苦赚钱供孩子上学。
 
  “我们住在大山里,小时候念书,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我记得,最开心的就是爸爸放假开车来接我们,给我们买糖吃。”小薛说。
 
  一年多前,因为县城通了高铁,坐长途客车的人少。于是,薛文全把车卖了,退休回老家,和老婆一起种花椒。
 
  说到这,小薛忍不住流泪,“我毕业两年,想着父母能轻松点,也能去旅游,享受下他们的人生,谁知父亲却生病了。”
 
  不放弃,要治疗!薛文全的决心很坚决,“孩子要是成家了,我死就死掉了,现在不放心,真是不服死啊。我宁愿死在手术台上,也不愿在家里等死。”
 
  女儿说,父亲文化水平不高,却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
 
  手术当天,好多亲戚从老家赶来,担心万一这是最后一面。进手术室前,薛文全和家里人特意嘱咐了一句话:如果我人没了,别找医院的麻烦,别找朱医生的麻烦。
 
  患者当然要和医生站在一起
 
  本周,记者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病房,见到了这一家人。做完肿瘤切除手术不到一周的薛文全,已经能下床行走了,精神很不错。
 
  小薛说了两个好消息。一个是,五个多小时的手术很顺利;另一个是,淋巴结没有转移,手术预后应该不差。
 
  对于病情,薛文全一直知根知底。“术前你不害怕吗?”钱报记者问。
 
  “怕啊,怎么可能不怕!”他脱口而出,“我先在兰州做手术,当地医生没敢切(肿块),再转到杭州来。毛病太重了,朱医生也冒了很大的风险,顶着很大的压力。医生愿意为了病人冒风险,我们当然要和他站在一起,无条件信任他!”
 
  说起救命恩人,薛文全除了感谢,还有心疼和敬佩,他不断重复一个形容词:了不起。
 
  他说,我从来没住过院,以前真是不知道医生这么忙。天刚亮就来查房,然后连着几台手术,空了和病人谈话,中午桌上的盒饭都放冷了,也没来得及吃几口,呼叫器一响,又急急忙忙跑出去,随叫随到。
 
  “国庆放假,值了几天班,好不容易休息,朱医生一早又开车专程跑到病房来,就为了看我伤口发炎的情况好一点没有,忙到了12点多,确定没问题了才走,这么操心我的病情,这么负责,真的了不起!”
 
  站在一旁的女儿补充说,“爸爸,那天是中秋节!”
huanzeyuyishengheying
  患者薛文全和朱玉萍医生(左三)的合影。
 
  对话:患者多一份信任医生多一份勇气
 
  记者在病房里找到了朱玉萍医生,手术和手术之间的中午间隙,他正抓紧时间和患者谈话。从医十多年来,这已经是他的常态。
 
  小薛写的那封信,被他放在桌上的一个盒子里。等他空了下来,我们聊了聊。
 
  记者:看了那封信,什么感受?
 
  朱玉萍:这一家人都很质朴,也很善解人意。小薛怕耽误我时间,在车库把信塞给我,我开车回到家,才仔细看。(看完)很感动,一个是这家人的感情很深,另一个是他们对医生发自内心真诚的信任,让我觉得很暖心。科室之前开了很多次会,打算做联合脏器切除手术,也联系了泌尿外科朱绍兴主任,认为手术可能性有,但风险巨大,这封信给了我很大底气,我们下定决心:拼一把!对医生来说,患者多一份怀疑,我们就多一份顾虑,而患者多一份信任,我们就多一份冒险的勇气。
 
  记者:看了信之后,有再和患者一家沟通吗?
 
  朱玉萍:第二天上班,我又找小薛沟通。信中写道,她们希望父亲能再多活五年。但对直肠癌来说,如果出现淋巴结转移,五年生存率是50%-60%,如果没转移,在80%-90%,作为医生,我需要清楚告知患者治疗的各种可能,包括之前多次的术前谈话也是如此。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医生技术也好,治疗方案也好,不可能完美无缺。令人高兴的是,小薛一家对我们非常理解。
 
  记者:医生冒风险手术,是工作常态吗?
 
  朱玉萍:是的。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每一次(手术)都是未知。八九十岁的高龄,或者肿瘤位置很不好,手术风险会更大。而医生愿意冒多少险,要看患者和家属给了多少支持。我也遇到过冒险手术后,结果令人遗憾,那时自己的自责和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刚工作时,遭到家属埋怨,我也有情绪,也想过不做医生了。现在想起来,医生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认识到医学的不确定性,和家属做好沟通,医患双方一起迎难而上,患者才有生机。毕竟,当一个人生命垂危之时,最希望他活下来的,除了亲人,就是医生。
 
  记者:做了这么多年外科医生,每天面对生死,现在感受如何?
 
  朱玉萍:外科医生是在刀尖上活着,很多外科医生都有失眠的问题。像我,如果有疑难复杂手术,半夜往往睡得不踏实,会醒过来,因为一直记挂着患者好不好。一次半夜醒来,看到手机亮了,一看,同事说患者情况不太好,我马上开车到医院处理,虽然辛苦,但去了,心里才踏实。好在我爱人也是医生,对我非常理解,从来没有埋怨半夜的铃声和周末不停的工作电话。(郑琪、方临明)
 
  转自:钱江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哈尔滨发生伤医事件:患者持剪刀从背后突袭医生,被当场控制

    劲彪新闻8月15日消息,当天上午8点02分,黑龙江省医院普外二科出诊医生徐某在香坊院区门诊部导诊台签到时,遭到曾在该院住院治疗过的患者刘某某的突然袭击,刘某某用事先准备好的剪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从背后划伤医生徐某。
    2017-08-15
  • 医生抢救呼吸骤停患者 事后被索赔千元

    医生抢救呼吸骤停患者 事后被索赔千元

        男子突发肺栓塞致心脏呼吸骤停,经中南医院急救医生全力抢救,终于转危为安。不过,患者的父亲事后找到院方,称医生抢救儿子时剪掉了衣裤,导致其裤兜里的500元现金、身份证等物品遗失,索要1000元赔偿金。
    2017-09-22
  • 顺丰医药寄递事件后续:患者家属昨日放弃治疗

    10月17日上午,浙江媒体10月15日发布关于快递送错目的地从而导致急需用“救命药”病人脑死亡的新闻。据了解,昨日下午3点,医院方面表示患者家属自愿放弃治疗,病人已出院。
    2017-10-17
  • 众护士接力 成功抢救窒息患者

    众护士接力 成功抢救窒息患者

    日前,北大国际医院食堂一位女性患者因噎食窒息。几名从职工食堂就餐完毕的护士,看到后立即对其展开抢救,并使其恢复正常体征。昨天,北京晨报记者在医院见到了几名当事人,家属称其刚接受过开颅手术,幸亏护士们出手相助。而...
    2017-10-20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