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攻克褐煤制高浓度水煤浆难题


作者:陈继军    时间:2013-07-05





  本报讯(记者 陈继军) 6月30日,陕西榆林西部煤炭技术研究中心宣布,该中心任贺峰团队利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褐煤,采用自主研发的低阶煤微细干粉制备技术,在工业化中试生产线上成功生产出浓度63.8%、黏度1200厘帕的水煤浆。这一结果达到和超过了用神木优质化工煤生产水煤浆的浓度,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褐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这一世界性难题,使褐煤高效清洁利用成为现实。业内专家表示,该技术如在煤化工领域推广应用,每年将至少带来200亿元收益。

煤化工专家、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李保庆表示,该技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破坏了褐煤中的含氧官能团,使褐煤中大量存在而又难以处理的内水成为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补充水,解决了褐煤二次吸水导致煤浆浓度难以提高和煤浆成浆性、稳定性差等技术瓶颈,实现了粒度优化级配,最终破解了褐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这一世界性难题。整套技术工艺简单、流程短,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且吨水煤浆新增药剂费用低,产生的有效气体含量高达87%以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现实意义。国内目前建成、在建、拟建的褐煤利用项目,若全部采用该技术,可带来至少200亿元收益。

大唐呼伦贝尔化肥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储祥告诉记者,采用国内首条褐煤湿法制备水煤浆工艺建成的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装置,煤浆浓度仅为48%,导致吨产品煤耗及综合能耗居高不下,无效益可言。若应用该技术使水煤浆浓度提高至60%,则整套装置产能可增加50%以上,不仅能大幅降低装置综合消耗,减少因水煤浆浓度过低引发的气化炉温度、压力波动,促进装置安稳长高运行,还可为企业每年新增2.5亿元收益。

据榆林西部煤炭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贺峰透露,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经研发出10条工业化中试生产线,能满足各地不同品质褐煤成浆试验要求。本月下旬,俄罗斯一家能源公司将在该中心对200吨俄罗斯褐煤进行成浆性试验。

因内水含量高、毛细管发达、含氧多、发热量低、易风化等特点,褐煤的高效利用受到诸多限制:若直接燃烧利用,经济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差;若制备水煤浆生产化工产品,所得水煤浆浓度最高不超过49%,会导致气化炉循环水汽量增大,煤耗、氧耗和综合能耗增加,甚至引发气化炉温度与压力大幅波动,增加操作难度和装置安全风险。国内外曾试图利用褐煤提质破解褐煤利用难题,并研发出各种提质方法。但成本高、脱水后褐煤易自燃爆炸、外运易产生扬尘等问题使该技术推广应用难度较大。

来源: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