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时间:2013-06-09





本网讯 随着人们水上交通运输、石油勘探开发、海洋渔业等生产活动的日益增多,溢油风险不断加大。海水油污染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处理好海上油污染、保护海洋环境?近日,由海军医学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合作,历时3年研制成功的“石油降解菌”通过专家鉴定,经多地海上试验,可对海上油污成功实施降解。

  他们从生物修复的角度入手,经过多次试验攻关,从被石油污染的海水中成功培养分离出25种石油降解菌株,从中筛选出4种高效石油降解菌株和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构建成高效的混合降解菌群。然后,采用具备膨化、悬浮、可降解等特性的小黄米、复合壳聚糖和海藻酸钙为载体,与混合降解菌群相结合,制成油污染生物强化处理修复菌剂,对石油烃的降解率可达90%以上,远远超出海水自身降解速度和效果。在实验室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他们多次在各地海域进行油污降解试验,在每平方米含200毫升柴油、原油比为95:5油污的海水中,投放油污生物强化处理修复菌剂,15个小时内,油污降解率达到了93%以上。据该项目负责人、海军医学研究所某研究室主任沈先荣研究员介绍,这种生物强化处理修复系统(菌剂)可以把海洋油污直接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系统本身在处理完油污后,能够在几天内自动降解,不用回收,更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据了解,石油降解菌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在治理海洋油污染领域迈入国际领先地位,对生物修复治理海洋油污染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海上各类油污染的修复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造成海上油污染的原因主要是船舶和海洋石油的开发,油进入海水后,油膜覆盖于水面,使海水与空气隔离,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使海洋生物种群产生很大变化,队生态的影响难以估计。鱼类、贝类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其体内积存了某些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后,直接威胁人类健康。海上油污染处理通常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物理处理法就是采用围油栏、吸油材料、海面清洁器等进行处理,只是油污迁移,不能消除。化学处理就是喷洒分散剂、去垢剂、洗涤剂和其他活性剂等,把海面的浮油分散成极微小的颗粒,使其在海水中分散或沉到海底,或者通过化学反应直接降解,但会对海洋进行二次污染,环境破坏严重。物理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油膜等。(范学 潘前芝)

来源:海军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