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评出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6-01-22





  近日,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联合组织常务理事、理事、同行领域专家及相关单位,经过广泛推荐、专家评议及投票排序,评选出“2015年度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


  1、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杂志发表海洋领域评述文章,系统综述太平洋西边界流与气候相关研究重要成果


  我国科学家领衔撰写的评述文章《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是《自然》杂志首次发表有关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综述文章。文章综合评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与气候相关研究的重要成果,主要包括:几支大洋潜流(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北赤道潜流、新几内亚沿岸潜流和新爱尔兰沿岸潜流)的发现;西太平洋诸分支流在厄尔尼诺/拉尼娜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近60年南、北赤道流分叉南移导致黑潮和北向热量输送加强,影响我国气候;暖池热含量随西边界流的变化,可用于东亚季风和我国洪涝、干旱的预测;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变暖,西边界流的变化会影响到印度尼西亚贯穿流,进而对全球热盐环流传输带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2、我国科研人员在大黄鱼遗传与抗病/逆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绘制完成大黄鱼全基因组精细图谱


  科研人员在我国特有海水经济鱼种大黄鱼遗传与抗病/逆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于国际刊物《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该研究完成了大黄鱼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并进一步揭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新的调控网络在大黄鱼应答低氧胁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成果为鱼类适应环境胁迫的分子与遗传机制提供了新认识,也为培育大黄鱼抗逆优良品种奠定了基础,对于推动大黄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我国首次在印度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


  5月~6月,由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执行的大洋34航次第5航段对中印度洋海盆约85万平方公里的海底开展调查。现场测试和实验室分析在多站沉积物中检测到较高的稀土含量,达到了“成矿”条件。根据沉积物稀土元素测试数据并结合浅地层和多波束等资料综合分析,在中印度洋海盆初步划分出两个大范围的富稀土沉积区域,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印度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4、7000米深海高精度水下综合定位系统研发成功


  7000米深海高精度水下综合定位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发的工作深度最大、定位精度最高的水下声学定位系统,2015年通过了“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组织的海上试验验收。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全面突破深海高精度水声定位技术,打破了国外对深海亚米级精度定位技术和产品的垄断,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深海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深海装备的产业化进程。


  5、我国建成首个深海多学科观测系统——西沙观测网,并取得重要科学发现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科研团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深超过1000米的海洋环境长期观测研究站。该研究站已初步建成由岛礁外缘水位计、岛上自动气象站、岛上实验室、岛屿外缘坐底式观测单元、上层和深层海洋环境观测单元以及多学科观测单元组成的西沙海洋观测网络。首次发现了南海深海涡旋并刻画了其变异特征;对西沙上层海域中尺度涡旋进行了动力诊断;研究了近惯性振荡在流—涡以及风场影响下的变异特征;对西沙海底沉积物分布以及底层流系进行了深入刻画。


  6、我国科研人员在黄海大规模浒苔绿潮起源与发生原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科研人员针对黄海浒苔绿潮,经过连续多年现场调查、模拟实验和检验,用丰富、精确的数据系统刻画了黄海绿潮起源与发生原因:黄海绿潮起源于其南部浅滩,筏架定生绿藻被人为清除并遗弃于浅滩为起因,浒苔的强漂浮能力和快速增长率是其形成绿潮的内因,黄海南部丰富的营养盐、适宜温度和季风为浒苔生长和漂浮运移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该研究是我国近海生态灾害中第一次查明起源与发生原因的生态灾害,对黄海绿潮预测预报和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


  7、我国管辖海域首次实现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


  我国管辖海域首次实现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按照国际分幅标准,共计完成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图幅16个,全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多波束、侧扫声呐、多道地震、深海地质取样等高精度综合探测技术和统一的技术标准,查明了海底地形、地貌、沉积、区域构造、矿产资源、磁力场、重力场等综合地质要素并编制系列成果图件,整体成果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海防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矿产资源开发和沿海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8、我国膜法海水淡化工艺装备和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历经20余年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示范,我国已在膜法海水淡化工艺装备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反渗透膜元件、压力容器、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核心部件和关键设备,反渗透海水淡化单机产能突破万吨级关口,并建立了12500吨/日的示范装置和规模为50000吨/日示范工程,系统制水能耗、运行成本等关键技术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国产化膜法海水淡化技术与装备已成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9、我国首口超深水探井南海测试成功由“海洋石油981”承钻的我国首口超深水井陵水


  18-1-1井成功实施测试作业,这表明我国已具备海上超深水井钻井和测试的全套能力。陵水18-1-1井是位于我国南海琼东南盆地的一口预探井,作业水深1688.7米,完钻井深2927米,属于超深水井范畴。这是中海油首次挑战超深水井测试作业。相比常规深水井测试,超深水井测试难度更大。主要体现在3方面:一是海面以下500米至海底,温度处于2℃~5℃之间,油气组分在低温条件下极易形成水合物,造成测试管柱和水下井控系统瘫痪;二是这口探井储层浅,地层疏松,极易出砂,在油气放喷过程中,流砂会对整个流程进行冲蚀,易导致油气泄漏,严重时甚至引发火灾爆炸;三是超深水海洋环境复杂,存在内波流等各种突发海况,容易导致平台失位,造成作业中断、设备损坏。


  10、我国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自2011年命名“徐福”等国际海底实体名称实现零的突破后,开展了系统性命名工作,共新命名124个地理实体,这些命名不仅具备国际组织所要求的标准化“通名”,更具有取自《诗经》等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专名”,得到国务院批准予以公开使用。目前,我国已编制完成了《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2015》,共收录223个规范化名称,分布于世界三大洋,标志着我国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取得重大进展。(孟凡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