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发布新一代产品 CPU国产化再进一程


作者:陈炳欣    时间:2015-09-02





8月18日,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举办“龙芯2015新品发布暨合作伙伴大会”,其中的重点产品包括:龙芯自主指令系统“LoongISA”、龙芯新一代高性能处理器架构“GS464E”、新一代处理器“龙芯3A2000”“龙芯3B2000”以及龙芯基础软硬件标准及社区版操作系统“LOONGNIX”。这些产品的发布,以及未来的量产与应用,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龙芯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

全新架构、指令集与CPU

龙芯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的代表,发展进程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只是其一直在主频、构架、产业化等方面与国际主流英特尔、ARM等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处理器架构上的差距更大。不过,在“龙芯2015新品发布暨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显示取得了极大进展。龙芯中科公司总裁胡伟武表示,本次发布的是龙芯公司的第二代处理器,它的发布不仅表示龙芯在国产CPU的自主研发水平上跃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是龙芯中科第一代结合市场需求自主定义、研发,并推向市场的产品,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具备全面的产业化特质。

根据胡伟武的介绍,龙芯指令系统“LoongISA”是在MIPS64架构500多条指令的基础上,在基础指令、虚拟机指令、面向X86t/ARM的二进制翻译指令、向量指令四个方面增加了近1400条新指令。处理器架构“GS464E”,缩进GS464CPU IP的性能改进型。其实现在的龙芯指令系统与MIPS64兼容,并增加了硬件虚拟化支持、X86/ARM二进制翻译指令及SIMD型向量扩展指令,大幅提高了运行效率。单核综性技术水平达到了英特尔IvyBridgy及AMD Steamroller的水平。龙芯3A2000/3B2000多核芯片,片内集成4个“GS464E”内核,性能大幅提高。“LOONGXIN”社区版操作系统,通过软硬件适配估化提升了整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龙芯也将“Tick-Tock”

根据胡伟武的介绍,以往人们对CPU十分关注,主要关注的是它的性能,而对性能的关注又集中于主频之上。其实,CPU产业的发展要复杂得多。这也是以前龙芯在主频上不弱于国外CPU,实际效率却差得多的原因。

“这就像木桶理论,龙芯的长板或许与英特尔差不多,可却存在很多短板,有些短板的高度几乎是零。所以龙芯这些年一直在补课,就把以前差的或没有做好的功课做好。在指令集、处理架构、市场需求相结合,处理器产品以及基础软件优化等方面全面补足。”胡伟武表示。

目前,龙芯已经形成三大产品系列:龙芯3号系列定位高端市场,主要应用领域是PC和服务器。对应的是英特尔的酷睿系列、至强系列。龙芯2号系列定位于低端市场,主要应用市场是智能移动终端。对应的是英特尔的凌动(Atom)系列。龙芯1号系列则面向行业应用市场,嵌入式应用可以结合需求进行定制。同时形成两条主线:高端系列(龙芯3号)采用CPU+桥片的方案,支持多路直连,兼顾桌面和服务器。低端系列(龙芯2号)为单片SoC方案,面向低电压、低功耗需求。

胡伟武还表示,未来龙芯也将如英特尔一样采取“Tick-Tock”策略,一年更新架构,一年在工艺上取得革新。“本次产品发布就属于Tock层面的改变,产品采用了新的架构。下一步将会寻求通过更先进的工艺提升产品性能,预计下一代的4核3A3000/3B3000将采用28纳米工艺,主频提高到1.6GHz到2.0GHz。目前已经代码冻结,计划2015年第四季度流片,2016年上半年推出样片。再下一步的Tock部分,即3A4000/3B4000,工艺不变,继续使用28纳米SOI工艺,主频2.0GHz,进一步优化架构性能,力争在主频不变的情况下性能提升20%到30%。

龙芯生态圈逐渐成形

除了不断提高产品本身的研发能力之外,龙芯也花了很大精力在软硬件生态建设与完善上。根据胡伟武的介绍,现在龙芯公司员工约400人,而基于龙芯CPU进行下游解决方案开发的合作伙伴已有数百家,合作企业中基于龙芯CPU的研发人员已经达到上万人规模,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围绕龙芯的国产自主可控生态圈正在成形。

本次产品发布会上,龙芯生态圈内的数百家合作伙伴在服务器、桌面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工控等众多领域进行了集中产品展示。其中包括中科曙光、航天科工、同方计算机、浪潮超越、东软集团、锐捷网络、研华中国等一线品牌厂商,展示了诸如高性能服务器、安全计算机、加固平板、高性能防火墙、千兆网络交换机、高性能工控模块等产品解决方案。

“我们国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关键也是要做好自己的产业生态体系。支撑技术平台的是技术创新能力。只有自己建立起能力才能做到可控,只有自己建立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技术体系,才能基于该技术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形成螺旋上升,否则在别人的技术体系中跟着升级,永远没有超越的机会,只能永远落后。”胡伟武说。(陈炳欣)

来源: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