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填充用PU材料打破进口垄断


时间:2014-06-10





  本报讯(记者耍旭祥)6月3日,记者在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获悉,该公司主持开发的轮胎填充用聚氨酯(PU)材料成功应用于工程车、采矿车等大型工程载重车辆轮胎,并经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这一国内首创的新工艺聚氨酯材料,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此前国外公司在轮胎填充用聚氨酯材料领域的垄断。

  据黎明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修文介绍,他们开发的轮胎填充用聚氨酯材料综合成本低,价格优势强,在轮胎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爆胎或漏气现象,使用安全且节省大量维修费用。实际应用显示,采用该材料制作的轮胎回弹性好、形变恢复快,滞后生热少,使用寿命长,减震性能好,特别适于制造大型工程轮胎及复杂环境下使用的轮胎。

  据了解,充气轮胎以其质量小、价格便宜及优秀的减震性能被大量应用。但充气轮胎容易被刺穿或爆胎,在载重和恶劣环境下性能更显不足。为避免充气轮胎的这些缺陷,各轮胎制造商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型轮胎,以减少充气轮胎因刺穿、爆破或漏气所带来的损失,其中实心轮胎是重要研究方向。聚氨酯材料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轮胎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实心轮胎的工业化进程。

  黎明院总工程师王新德告诉记者,与充气轮胎相比,用聚氨酯填充材料生产的实心轮胎具有物理性能好、软硬度易调节、形变恢复快、滞后生热少及稳定性高等优点,且适用期长、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制品缺陷少、使用寿命长。实心轮胎适用于对行驶速度较低、车载质量较大的工程车、采矿车、军车,以及在港口码头等路面条件较差场合行驶的车辆,此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轮胎填充用聚氨酯材料的原料全部依赖进口。

  为早日开发出轮胎用聚氨酯材料,2008年5月,黎明院组织科技人员,与工程车、采矿车等应用企业密切配合,开始进行轮胎填充用聚氨酯材料的研发攻关。在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国内充气轮胎、发泡橡胶填充轮胎存在的诸多缺点,进行了配方和工艺的多项创新。他们对现有稀释剂改性,合成出一种原料体系互容性好的稀释剂,可生产满足轮胎制作要求的邵氏A10-40固化物硬度的填充材料;通过采取合适的改性剂进行异氰酸酯组分改性,提高预聚体组分的贮存稳定性,降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分子结构中减少极性基团的用量,减少分子间作用力,降低轮胎行驶过程中的内生热,延长了轮胎连续使用时间;设计开发出新型填充设备和特殊填充技术,实现连续快速填充,并能对固化物废料及废旧橡胶轮胎进行回收填充,达到了环保回收要求。

  专家观点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志强:黎明院能够紧盯国际聚氨酯技术前沿,紧抓市场机遇,积极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并组织技术攻关,最终开发出和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的新技术,其技术创新模式和开发途径对中国聚氨酯工业的行业进步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中国是聚氨酯产业大国,但不是强国,一大批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上。中国聚氨酯产业要做大做强,一方面要利用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政策,化解好产能过剩的危机;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一体化进程,拉长产业链,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黎明院技术创新的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秘书长朱长春:黎明院研究开发的填充轮胎用聚氨酯材料,其工艺和性能满足了轮胎产品设计开发要求,产品性能和进口材料相当,打破了目前轮胎填充用聚氨酯材料的进口垄断。该技术的开发成功和工业化应用,提高了中国聚氨酯技术在国际同行业的影响力,对加快中国聚氨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