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如何避免被雪藏


作者:李光斗    时间:2013-03-06





2013年,中国知名本土品牌嗳呵被强生收购麾下,业内一片唏嘘。


  和之前被收购的大众化中低端产品不同,此番强生收购的是其曾经的对手、定位高端人群的嗳呵。在食品、婴儿护肤品负面报道频频出现的档口,“欧洲绿色生态母婴护理倡导者”的定位,“植物”、“纯天然”“无添加”等卖点,很快吸引了对婴儿洗护用品有较高要求的人群。据说,到2011年11月份,成立才短短几年的嗳呵销量已经全面超过强生。

  尽管原上海嗳呵母婴用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坤一再表示嗳呵不存在被强生雪藏可能,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乐观。


  盘点嫁入洋豪门的中国品牌,大多无处话凄凉。


  1990年,美国庄臣收购美加净;1994年,联合利华收购中华牙膏;2000年,法国达能收购乐百氏;2003年,欧莱雅收购小护士;2008年,强生收购大宝……上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外资品牌纷纷涌入。跨国公司在中国采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的策略,大肆收购中国品牌,得手后却将它们束之高阁,日化品牌尤其如此。


  近日,两面针爆出经营危机,这并不是个案。大宝、中华牙膏、美加净等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品牌都遇到了极大的困境。有些是因为经营不善,有些则是因为本来想着傍个大款,却一入侯门深似海,成为别人的一颗棋子。


  据悉,在被收购时,这些国产品牌都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美加净在被收购时,它曾一度占有国内日化市场近20%的份额。


  再比如说,2011年,本土日化品牌丁家宜被全球化妆品巨头科蒂公司收购,随即遭到“雪藏”。尽管收购方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丁家宜不会被束之高阁,因为其情况与全部股权都被收购的小护士不同,丁家宜仍然持有1/3以上的股权,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但事实是,一年后,丁家宜的销售额就下降了50%!


  面对这样的窘境,中国品牌的出路在哪里?


  笔者认为,解决中国化妆品品牌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加强品牌建设,进行产品和品牌创新,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当品牌足够强大之时,即使“嫁入豪门”也不怕被雪藏和忽视。


  进行品牌建设首先要立足于东方人的需求,符合其体质、皮肤、审美文化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中国的化妆品品牌是有自身优势的,立足东方特色,提高科技含量,本土化妆品的品牌建设才有可能成功。


  与此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本土品牌首先要做的是完善质量管理,严保产品质量,夯实品牌根基。


  此外,加强监管同样举足轻重。美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第一品牌大国,一套全球公认的第一流的监管机构———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功不可没。即使是化妆品,也会按照食品的标准严格要求,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惩罚之严厉足以让犯法者倾家荡产。同理,加强对中国化妆品的监管,确保其产品品质,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意义深远。 (作者: 李光斗)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