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星:以卖猪款起家的茶艺传承大师


来源:中国工商报   时间:2016-07-21





  以发展壮大福州茉莉花茶产业为己任,以500元卖猪款起家,如今,他的公司一跃成为中国茶叶百强企业之一,他本人也因创新制茶工艺荣获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称号,并被选为茉莉花茶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德星:以卖猪款起家的茶艺传承大师


  王德星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的一个贫困家庭。30多年前,不满19岁的王德星放弃高考机会,只身到镇上打工,以维持家人的生活。他接手家族产业后,几经拼搏,让当年奄奄一息的茶厂一跃成为中国茶叶百强企业之一。鉴于他对茉莉花茶产业振兴发展的贡献,他被选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并获得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福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500元起家换来亿元企业


  1986年,23岁的王德星接手家族创办的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闽榕茶厂,当时,茶叶市场并不景气,厂里积压库存价值十几万元。


  王德星茶饭不思,夜不成眠。要想激活企业,只有出去跑业务,开拓市场,可是他连差旅费都拿不出来。父亲理解儿子的苦衷,他卖掉家里过年用的一头大肥猪,所得500多元悉数交给王德星。王德星肩背10公斤茶叶样品,怀揣500元全部家当,只身登上北上的列车,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家铁路机修厂推销茶叶。


  当时正值三九隆冬,气温达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王德星舍不得花钱住旅店,就夜宿一座大桥涵洞下的破板房,冻得全身发抖,双脚僵硬。第二天一大早,他冒着寒风准时把茶叶样品送到工厂。经过焦急等待,工厂选中了王德星的茶叶,并与他的茶厂签订了一笔价值5万元的茶叶购销合同。


  首战告捷,让王德星振奋不已。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走南闯北,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王德星说,当年,他凭着年轻人的一股犟劲,手上拿着一本地图,沿着铁路、公路往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跑一些地方,多争取一些订单,能给工人发工资。5年间,王德星行程30多万公里。


  如今,闽榕茶业有限公司的业务遍布十几个省区市,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


  在30年的创业生涯中,王德星颇为得意的一点是,自己主导创立的崟露牌茉莉花茶,因香气纯正独特、品质上乘,消费者一直有增无减。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福州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盛。城门镇一带一下子办起400多家茉莉花茶厂。“那时不管生产多少茉莉花茶,都会被抢购一空。”王德星说。


  “当时很多人不怎么讲究质量,认为能赚一点算一点。”王德星不无担心地说,“企业不重视品质,只顾眼前利益,这么下去肯定没有出路。从那时起,别人都急着赚钱,我却忙着提高品质。即使客户价格低一点,我也要在这个价格层次上做到最好。”


  就这样,王德星专心致志做好品质,打造品牌,用长远的眼光赢得了市场。当许多茶厂关门倒闭之时,闽榕茶业有限公司一枝独秀,走上了一条光明大道。回忆这些,王德星笑了笑说:“当年,我没有迫不及待地去赚钱,而是作出重品质的决定,想不到却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归根结底,品质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


  闽榕茶业的优良品质一直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几十年来,闽榕茶业有限公司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州市茉莉花茶茶王金奖”等各种荣誉不下百项。


  一辈子学好艺制好茶


  勤巧伺花,适时窨制,把关复窨……只见茉莉鲜花和茶胚在王德星手中抖动、翻滚、融合,每个步骤均工艺娴熟、技术到位。


  在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奔忙的同时,王德星从没有荒废制茶技艺。30年来,他孜孜不倦,一心扑在茉莉花茶工艺创新上,逐步积累制茶工艺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王氏闽榕92道茉莉花茶制作工艺”。2010年10月,王德星荣获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称号,同时当选茉莉花茶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9年2月,由王德星主持创立的“一种单瓣茉莉花茶窨制方法”,经有关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该项成果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奖;2015年3月,荣获福州市科技成果优秀奖,同年6月,荣获福建省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


  谈到新工艺时,王德星自豪地说:“我是一名茶人,一辈子要学好艺制好茶,让福州茉莉花茶永远飘香。”□陈其彬张建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