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化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峰涛:深化转型升级不停歇


作者:殷铭    时间:2012-02-29





2011年,巨化集团公司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年业务收入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3%;实现利税2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72%;利润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55.05%,其发展速度与创效能力业内领先。


新春伊始,巨化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峰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把巨化打造成为真正受人尊重的企业,公司上下将以深化转型升级为核心,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思维、更扎实的举措开创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记者:2011是开局之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下跌、成本刚性上升、限电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巨化是如何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


王峰涛:过去一年是巨化战略落地、夯实基础、强化支撑、优化结构的一年。这一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加减乘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大力推进基础化工向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新用途四大领域转型,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加法”上,完善产业组合战略,着力培育装备制造业、物理性材料加工产业、以贸易物流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短短一年时间,巨化集团抓住市场机遇,己内酰胺二期、R125扩建、离子膜烧碱一期NCS电解槽改造等19个项目已顺利建成投用,精细化工产业整合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减法”上,加快落后产能淘汰,结构调整孕育着新的突破。相继淘汰了10多套“三高一低”的落后装置,并进行了减值计提,优化了产业功能布局。同时,开展循环经济生态化示范区改造,堪称巨化集团节能减排工作的“点晴之笔”。去年投资2700多万元的生态化一期改造工程已完成,投资近1亿元的二期工程启动且初见成效,并盘活了近1000亩存量用地,消除了28项重大安全环保隐患,提高了本质安全水平,改善了现场和员工作业环境,使氨氮、COD、含氟废气、粉尘排放大幅削减。


在“乘法”上,加强产融互动,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16亿元再融资项目成功发行,开启了企业新一轮的资本运作,为重大项目建设募集了发展资金。此外,以营销中心建设为载体,全面构建新的营销体系,先后搭建了华南、华东、华北、浙东、浙赣、中原与西南等六大区域营销平台,实现区域市场资源属地化、专业化集中管理,规范了区域市场秩序,提高了营销效率。


在“除法”上,努力消除系列经营风险,启动法律程序,全面完成省审计厅提出的25个问题的整改,风险基本得以化解,减少上亿元的损失,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同时,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控制度建设,做好产权投资清理,推进招投标平台建设,在设备材料采购等领域全面实施招投标359项,节约成本1亿多元。

   
记者:新的一年巨化将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王峰涛:从宏观上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加剧,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新兴国家的消费需求仍在增长,国内经济也会保持一定的增速,刺激内需政策仍将进一步拉动行业需求。化工作为与战略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行业,将继续处于行业景气度周期,仍会保持较快发展。


从巨化自身来看,我们既有省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又占据主导产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瓶颈因素得到有效化解、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波动起伏、高端技术缺乏、负担依旧沉重、资源依赖偏重等严峻挑战。不过这些挑战也给了巨化从更高的视野谋划自身发展的动力,企业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将在深化转型升级中进一步得到释放。

   
记者:面对这样的形势,企业在经营上有什么新思路?


王峰涛: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的思路是:首先,主业在做大中做强。以加快实施氟聚合物、新型氟制冷剂、PVDC、己内酰胺、装备制造业、热电10#机组、物理性材料加工产业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依托,做大产业规模,增强发展后劲。其次,在技术创新中做强。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大力推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深化与氟化工行业跨国公司以及国内外科研机构、院校之间的合作,引进应用研究人才和高端技术,快速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再次,在实施纵向一体化中做强。加强对战略资源的控制,提升产业地位;依靠科技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完善营销网络体系,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做大产业链下游的深加工,丰富终端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利润率。

   
记者:如何在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王峰涛:实现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就是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总体而言,今年企业经营工作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科学营运水平。及时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和产品结构,促使生产资源向效益好或有利于公司整体效益提高的产品和生产环节倾斜,抓好核心产业链的高负荷稳定运行。加强产供销运综合平衡,建立即时长效的沟通机制,实现销售、商贸、供应、运输、仓储一体化战略协同。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围绕核心主业的发展,确保研发投入和产出;激活创新机制,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的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交流。氟聚合物等拳头产品要积极做好技术攻关,走特色化、差异化道路,增加新的品种,提升优级品率,满足市场需求。


三是深化精细管理,夯实创新发展基础。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三年滚动增长计划,认真分析研究产业、行业、市场的趋势,确定自身定位和增长模型,深化卓越绩效管理。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层层分解落实指标,推行车间、班级成本核算工作,扎实做好节能降耗降本和提质增产增效工作。

来源: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