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企业文化导向正能量


时间:2014-03-11





  航空企业必须以有益于社会为基本宗旨,才有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民航人必须始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价值文化理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对中国民航而言,就是要走出以企业为核心的狭义文化范畴,坚持以旅客为中心的文化导向,以回报社会为价值取向,使企业文化正能量真正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员工创造力、客户向心力、社会支持力的锐利武器,促进民航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快中国民航强国梦的早日实现。

  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

  航空企业必须以有益于社会为基本宗旨,才有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世界上大凡成功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企业,在它的企业文化中都不是将盈利而是对社会的贡献放在第一位,中国民航也只有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只有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誉,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民航人必须始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价值文化理念。

  一是要积极造福社会。民航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民航的依托。企业利润不断增加,持续为国家增加税收,员工收入不断增长,就是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同时,随着中国民航规模的发展壮大,多为社会增加就业机会,也是造福社会,带动机场周边货运、快递、餐饮、出租业等临空经济的发展,也是对造福社会的积极贡献。

  二是要热情回报社会。民航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的土壤,民航的发展壮大,是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中国民航在努力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回报社会是民航的天职。

  欲要回报社会、多为社会做贡献,首先,必须自己强大起来。一个企业如果自己本身都连年亏损,回报社会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次,要在企业内始终不渝地营造感恩的文化氛围,致力于培养员工的感恩之心,感激之心,慈善之心,让员工自觉地投入到对社会感恩的行列中;最后,要建立长效机制,或从每一次起降费、每一张机票中,提取少量金额,或许通过其他集资途径,日积月累筹集“爱心基金”,平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做一些扶贫支教的慈善事业,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旦遇到诸如地震、干旱、洪灾等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时,能够及时为灾区雪中送炭。

  三是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中国民航历来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在历次应急救援、抗震救灾、海外撤侨等重大运输保障任务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彰显了中国民航的社会责任。

  旅客利益与员工利益相结合

  对民航而言,旅客利益与员工利益都是十分重要的。二者的关系如同飞机的两翼,互为依托,互为支持,缺一不可。员工是民航的主体,旅客是民航的衣食父母,民航在维护好员工利益的同时,更要切实维护好旅客的利益。当员工利益与旅客利益发生矛盾时,倡导将旅客利益放在首位的服务文化。

  一是推崇旅客喜爱的文化产品。文化不同于一般商品,它是一种精神产物,来源于旅客的精神需求,服务于旅客的精神活动。并且,文化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不止于服务旅客,满足旅客,更在于它能引导旅客,影响旅客。所以,在设计与旅客共同参与的文化产品时,只有深入到旅客中去,了解旅客的需求,才能受到广大旅客的喜爱与青睐,得到旅客的认可,实现服务产品的应有价值与意义。

  二是服务产品不能沽名钓誉。我们应该认识到,过去有些比较短视的服务产品或多或少地偏重于功利色彩,偏重于企业效益,甚至于将盈利多少作为第一目标。这些都偏离于以旅客为中心的文化导向,导致一些文化活动少了生活的气息,少了旅客的心声和感受。

  三是正确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旅客的关系,是企业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旅客是企业的客体,要使员工服务好旅客,首先领导要服务好员工,机关服务好基层,全员服务好旅客,努力提高航班正常率,认真做好航班不正常情况下的服务工作,确实维护旅客的知情权和既得利益,时刻以旅客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服务是否称职的唯一标准。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相结合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员工的努力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成就员工。因此,要实现中国民航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好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辩证关系。当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将企业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文化。

  事实上,在现实的工作与生活中,企业与员工之间既有共同利益的关系一面,也存在着矛盾的一面。如何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兼顾二者的利益,只有用先进的文化精神贯穿于企业之中,只有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企业与员工个人的共同价值目标方能实现。

  一是让员工知晓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企业必须将长远的发展目标给员工讲清楚,让员工明白只有企业长远发展,个人的利益才会最大程度地得到保障,从而使员工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本职工作做好,在更高的层次上支持和参与企业改革。

  二是企业和员工彼此都应当真诚对待对方。企业和员工要建立双赢的思想,让彼此的付出都得到正向的回馈,才能维持这种良性的合作关系。

  三是个人利益服从企业利益。当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满足企业利益,然后再考虑个人利益。只有在企业利益首先满足的前提下,个人利益才有可以得到满足的条件。这就是“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

  总之,只有通过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关系,做到员工与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才能打造一支能与企业上下同欲、同舟共济的员工队伍。

来源:中国民航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