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花相映红——吉林化工企业文化建设扫描


作者:赵淑玲    时间:2012-08-03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是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记者在吉林化企走访时了解到:承担社会责任,建设和谐文化,已经成为吉林化企科学发展的共识,目前正逐渐形成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局面,和谐之花正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上绽放。


吉林石化:企业与员工和谐相处


“作为共和国化工长子,吉林石化把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让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的理念,作为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极大丰富了公司企业文化内涵,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吉林石化企业文化处处长冯立波说。


对于这一点,家住吉林市泡子沿的吉林石化68岁退休员工张祥林老人深有感触。


“在这儿住平房50来年了,没想到这辈子也住上了两室一厅的楼房。拿钥匙那天,我们老两口那个高兴劲儿啊,就甭提了,一宿没合眼啊。还是公司的政策好啊,我一定要多活几年,好好享受生活……” 在张祥林老人朴实的语言中,激动的心情表露无遗。


跟张祥林老人一样幸运的员工,在吉林石化还有很多。据了解,近年来,吉林石化与市政府协调配合,对吉化新居等5个棚户区进行翻建,对泡子沿棚户区进行异地动迁安置,彻底改善了近7000户居民的居住条件。


“金秋助学”是吉林石化针对部分困难员工子女上学难出台的举措。季军华是吉林石化乙二醇厂员工,今年她的孩子王乐昕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全家高兴之余,却为孩子的学费一筹莫愁。得知情况后,厂党委立即向上级部门为她申请“金秋助学”和办理相关手续。凭借孩子的录取通知书,她拿到了4000元救助金。消息传来,全家人喜上眉梢。据了解,这项政策已惠及2000多名吉林石化学子。


解决员工和家属看病难、买药贵的问题也是吉林石化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此,吉林石化扩建了医疗服务站点25个,建立了10个平价医药超市,投入了数亿元对职工医院进行软件和硬件升级;为所有员工办理了重大疾病保险,对200多名身患重病的困难职工进行上门送医送药服务。


让员工住上房、让子女上起学、让家属看起病,成为吉林石化履行国有大型企业社会和政治责任、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传递出来的和谐文化渗透到企业每一个角落,也许是一片廉价药、一个温暖的房屋、一顿免费工作餐……贴心的暖流在每个员工心头涌动。


康乃尔集团:企业与社会和谐相处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吉林康乃尔集团在建设和谐文化上,把回报社会作为核心宗旨,提升了企业形象,也实现了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就要承担社会责任,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回报社会。”康乃尔集团董事长宋治平说。这话说得没错,康乃尔集团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当地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之一。


当吉林市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政府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救灾时,康乃尔集团迅速作出反应,第一时间捐出600万元赈灾款;当灾区人民需要物资时,他们深入灾区,把灾民所需要的东西记下来,然后派人采购,在5天时间里,集团出动车辆29台次、员工100多人,向灾区送去52种急需药品、矿泉水、发电机等物品,捐赠物资总价值达22万元,树立起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此外,康乃尔集团在吉林市设立了康乃尔基金会,旨在对低保家庭、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见义勇为者进行资助奖励,还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


康乃尔集团用自己的行动让和谐文化落地生根。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企业与自然和谐相处


走进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


企业文化部部长刘莹指着牌子说,这是我们企业的发展宗旨。作为全国最大生物质能源基地,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发展清洁能源的历史使命。10年来,公司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为保护蓝天碧水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据了解,该企业生产的燃料乙醇不但可以等量替代石油,每年减少石油消耗50万吨;还可以取代传统的汽油添加剂MTBE,有效提高辛烷值,使汽油燃烧更加充分,有害尾气排放量降低33%以上。在能源和环境压力日益紧张的今天,发展燃料乙醇作为清洁能源备受推崇。


企业不仅用产品来体现对大自然的呵护,在生产过程中,该企业也始终坚守“用上游水,想下游人”的理念,守护着松花江母亲河的纯净。


据介绍,企业投资了1.04亿元建设的污水处理装置,技术先进,效果显著,日处理能力达到10000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为100%。排水中的COD、氨氮浓度远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公司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建立起水体污染三级防控体系,构筑了保护母亲河的坚固防线,确保了在事故状态下,也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松花江。


“如今,公司正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实现生物燃料乙醇非粮化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加紧进行纤维素制乙醇技术的研发,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未来,我们不仅要做到绿色生产,还要用绿色产品来回馈自然。”刘莹对未来充满希望。(本报记者 赵淑玲)

来源: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