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先导以质量为基石,金陵药业收获高速发展


作者:宁轩    时间:2013-03-26





金陵药业自成立以来,创造性地建立起了一套在我国中成药生产领域处于领跑地位的质量控制体系。该企业通过指纹图谱监测药材质量,控制药材中的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含量,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企业也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

  把控源头提高质量

  桂冠牌脉络宁注射液是金陵药业南京金陵制药厂独家生产的主导产品,也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自1985年投放市场以来,市场占有率始终名列全国同类药品前茅。

  为把控药品质量,金陵药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指纹图谱监测药材质量,控制药材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含量,从源头上保证了脉络宁注射液的质量;提高辅料内控标准,降低产品致敏风险;改进设备,提高工艺控制水平;完善工艺参数,采用全自动灭菌设施,改进产品灭菌均一稳定性;配备全进口灯检机,降低人工操作风险;增加基本药物电子监管设备,改进包装线,保证产品追根溯源,降低药品流通环节安全风险;开展除热源和超滤研究,通过分子量分布研究,排查大分子致敏物质,跟踪工艺,确认去除大分子组分步骤;对过滤大分子截留物开展细胞毒性研究和主动、被动过敏试验,确认脉络宁注射液未检出致敏大分子物质。

  埋头研发续写辉煌

  为探明脉络宁注射液的作用机理,金陵药业和众多科研院校合作,以脉络宁的二次开发为契机,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要求,开展了脉络宁注射液成分、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谱效关系、体内药代学、药动学等研究工作。

  在物质基础研究方面,运用LC-MS-IT-TOF技术,鉴定出了87种化学成分;建立了总有机酸、总黄酮、总皂甙、糖等大类成分以及其中代表性成分的检测方法;结合再评价以及国家基本药物质量标准提高工作,脉络宁注射液的新版标准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已获得颁布,新标准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10项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项目,增加了脉络宁注射液有机残留、有关物质限度、指纹图谱、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异常毒性、过敏反应等项目,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均一,安全可控;同时,对其药材、提取物、中间体、成品进行稳定性考察,低温实验,配伍稳定性研究等,以降低脉络宁注射液流通、储存、使用环节的风险。

  在有效性研究方面,金陵药业不仅开展了一般药理学试验,确认了脉络宁注射液在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微循环、防止血栓性疾病方面具有良好作用,还开展了脉络宁注射液急毒、长毒实验;同时通过特殊安全性相关实验研究,确认脉络宁注射液对豚鼠无致敏作用,对红细胞无溶血作用;局部刺激性实验表明,其对家兔、Beagle犬无明显刺激作用,对大鼠无明显同种被动皮肤过敏作用;未见明显细胞毒性反应,间接ELISA法未发现过敏源。目前,脉络宁注射液中有机酸对人体过敏性的安全研究仍在进行中。金陵药业委托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通过两个急性肾衰模型(甘油模型和庆大霉素模型)、一个慢性肾衰模型(腺嘌呤模型)的观察,已确认脉络宁注射液亦无明显肾功能损害作用。目前,金陵药业通过体内外物质相关性研究、临床使用研究等工作,正在更加深入地确认产品的有效性。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技术改造研究,将脉络宁注射液转变成一个药效物质基础明确、作用机制清楚、配伍关系清晰、质量标准高,安全、有效、可控的中药大品种,形成一整套中药注射剂现代化技术改造研究的示范性研究体系。

  多管齐下严控风险

  为加强脉络宁注射液的安全风险控制,2010年,金陵药业和江苏省药品评价中心合作启动了脉络宁注射液的药品安全监测研究。通过临床安全性的回顾性和前瞻性双向队列研究,根据预试验结果,于2010年10月27日在南京由张伯礼院士主持召开了“脉络宁注射液安全性的双向队列研究”专家论证会,确定了最终的研究方案。目前,在全国16个省、101家二级以上医院入组病例20601例,完成了全部病例数据的采集,正在由南京医科大学进行分类分析、总结评估。

  为了确保产品安全,金陵药业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和制度,完善药品风险管理制度,评估药品风险,制订药品风险最小化计划并实施;以《脉络宁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为主要内容,全面启动了对基层医疗单位医务工作者用药安全、风险效益评估以及临床救治等的培训,印发脉络宁注射液用药指导,分发到各省各级医院的临床医生手中,指导其合理安全地使用脉络宁注射液,对脉络宁注射液使用过程中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均做了详细说明;同时积极开展修订完善药品说明书工作,更加合理地规范临床用药。

  此外,金陵药业还参加了由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中国医药报社联合主办的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专家巡讲会,并负责承办了北京以及河南、河北、山东、江苏4个省会城市的巡讲。

  对药品质量负责,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金陵药业正是抱着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态度,建立现代中药的分析、质控、标准体系,打造现代中药品牌,使医生和患者都能够放心地使用脉络宁注射液。

来源:中国医药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