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提供不竭动力——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发展纪实


作者:陈继军 许巍    时间:2013-03-25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支撑。2011~2012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35项;申报专利177项;获陕西省专利一等奖3项;完成科研项目201项;73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实现科技创新产值271.65亿元、科技成果转化198.69亿元。”在不久前举行的陕煤化集团第三届科技创新表彰大会上,公司副总经理尚建的这番表述,令与会代表深受振奋和鼓舞。

“十二五”以来,陕煤化集团紧紧围绕“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互补发展”的发展战略和“支撑煤炭、引领煤化、拓展多元”的科技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建设以及科技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业内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三委一部一院、两站五所十中心、两基地一联盟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

两年来,陕煤化集团累计投入科技经费51.16亿元,密切跟踪煤炭开发与煤化工领域前沿技术,主导建设了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及国家标准11项;对外合作科技攻关项目100余项;实现职工“五小”成果5000余项;获得重大科技成果95项。

陕煤化集团董事长华炜由衷地表示:“十一五”以来,陕煤化集团之所以能实现每两年翻一番的超常发展,关键在于牢牢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重要推动力和关键支撑力。他举例说,由于攻克了大型矿井建设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陕煤化集团陕北地区3个千万吨级矿井得以顺利投运;通过对水、火、瓦斯、顶板和沉陷治理技术研究,陕煤化集团关中地区几个老煤矿取得了掘进速度、开采工效、煤炭产量、资源回收率增加15%、井下直接作业人员降低30%、百万吨煤死亡率降至0.044的良好业绩。

依靠科技创新,陕煤化集团在黄陵地区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年减排粉煤灰13万吨,节水500多万立方米,节支增效2亿多元;在彬长建成全国唯一的矿井乏风瓦斯示范电厂,装机规模1.2万千瓦,年减排二氧化碳37.8万吨。通过对传统化工装置的技术升级和改造,陕焦公司、陕化集团、北元化工等一批曾经濒临破产的老化工企业,不仅壮大了规模、优化了产品与产业结构,还大幅提升了产品的盈利能力和企业抗风险能力。2012年,在全国化工行业利润同比下降的情况下,陕煤化集团化工板块逆势飘红,实现销售收入增长38.5%、利润3亿多元。

“‘十二五’后三年乃至更长时间里,我们要把创新驱动发展落实到科技工作的各个环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打造竞争利器,让科技创新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不竭动力。”华炜说,今后,陕煤化集团每年用于科技领域的投入将不少于企业销售收入的4%(其中,2013~2015年的科技投入将超过120亿元);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集中攻关一批制约企业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性、基础性、共性难题。到2015年,要在煤炭开采、煤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5个以上国家级科技奖项,实现2项以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工程化,申请专利500项,获权专利300项,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双双超过60%。

华炜表示,陕煤化要用先进技术,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用先进技术,促进“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能源化工企业”愿景的实现。(本报记者 陈继军 通讯员 许巍)

来源: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