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获批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


时间:2011-03-23





  2月24日,在农业部官网披露的一份“2011年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名单中,蒙牛乳业集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乳制品领域唯一上榜的企业。


  农业部表示,此次获批认定的企业,都是在全国挑选出的研发基础好、技术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它们将在行业领域的研发与创新方面起到带头示范和推动发展的作用。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则评价:“持续的科研创新投入,正是被业界称道的‘蒙牛速度’能够延续的最重要推动力。”


  乳业研究院--大手笔的“科技联合国”


  十二年间,蒙牛从最初1116的行业排名,跃居中国乳业首强,连续多年稳坐行业头把交椅;2009年,蒙牛实现257亿元的营业额;2010年,蒙牛带领中国乳业进军世界16强。当人们被蒙牛的销量数据和行业排名震撼时,另一组数据同样吸引眼球:耗资12亿元,蒙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和日处理鲜奶2000吨的高智能化生产基地。其中有蒙牛与剑桥大学、澳大利亚莫纳士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全球顶级乳业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数百项科技创新。业内人士指出,正是蒙牛大手笔的科技投入,让企业的高速增长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了恒久动力。


  佩戴拥有多国语言的无线耳机,坐上环保电瓶车穿梭在全透明的生产车间,目睹世界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人“娴熟”地把大小不一的箱子自动装箱、码垛,排放整齐。据了解,高科技乳业研究院汇聚了16家国际国内乳品技术提供商及科研单位的冠军科技,结合蒙牛自身原有的一流研发部,形成了一条国际领先的完整研发生产链。这里的中央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设定程序,指令机器人操作从收奶到产品出库的各个环节。“科技是乳业竞争市场的‘硬通货’,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蒙牛将持续在科研创新领域的投入,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蒙牛研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专利,参与国际最高水平的科技竞争。”蒙牛相关负责人这样说到。


  品种创新--多元化的“产品大方阵”


  “创新是一种习惯”,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表示。市场在变,消费者的需求在变,产品也必须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和提升的需求。


  蒙牛在对市场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推出的多系列产品,满足了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深受消费者喜爱。如有着“国内第一款高端奶”美誉的蒙牛特仑苏,不仅获得IDF全球乳业创新大奖,更以其卓越品质征服了消费者的心,占据了高端市场80%以上的份额;蒙牛旗下首个获批“国食健字号”的保健酸奶品牌冠益乳,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第十五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上,从全球20余款产品中脱颖而出,凭借在品质、科技、工艺、健康、环保等多方面的开拓及创新,代表中国乳业捧得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设立的“国际食品工业大奖”;为女性消费者量身打造的高端产品新养道,创新性地在牛奶中添加阿胶、红枣和枸杞,因特别适合都市的白领女性而大受市场好评;还有蒙牛真果粒在法国SIAL国际食品展上,历经29个国家的合作媒体及SIAL金奖全球评委的终审评选,代表中国赢得SIAL国别金奖……不断的产品创新,正是蒙牛能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因所在。


  此外,由蒙牛乳业联合国内重点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的“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乳酸菌及发酵剂”科研项目也于近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嗜热链球菌及其全基因组序列”的成果通过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家组的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对自主开发国内乳酸菌菌种资源、生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乳品发酵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此,蒙牛研发与创新的水平取得了又一次的突破。


  科技创新为蒙牛带来了丰硕的市场收获,有关数据表明,目前,中国人每喝四杯奶,其中就有一杯是蒙牛牛奶,蒙牛已成为中国液体奶、冰淇淋和酸奶销量的“三冠王”。在未来激烈的乳业市场竞争中,要想持续胜出,“创新”仍是关键所在。

来源: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