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饥饿营销”还需品牌和信誉垫底


作者:韩清    时间:2012-11-26





今日,IT时报消息称,很多消费者在半月前订购的华为1888元“荣耀四核爱享版”智能手机,至今未收到货。而华为商城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订购者太多,超过他们此前的预估,他们会对前来询问的订购用户详细说明情况,告知大概的发货时间,但究竟何时能全部解决这类问题,华为方面却无法做出明确的回答。

华为此次的新品订购是从11月1日9:18分开始进行的现货预约,据说当日预约就超过100万台,其正式开售是在11月4日。如今,大量用户下单已过半月却没能及时收到手机,不少言论认为华为是在搞“饥饿营销”又或是戏称其为“卖期货”。

要说到最擅长“饥饿营销”者,非苹果莫属,苹果每次新品上市都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不仅让苹果在每次新品上市的这种短期市场中谋取了利益最大化,而且每一次都强化和扩展了苹果的企业品牌价值,可谓鱼和熊掌兼得。

国内同行中如小米是典型的“饥饿营销”学习者,如今又出了华为。然而,小米2曾被叹为艰难面世,华为此前又高调面世,赚足了噱头。如今却落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卖期货。

真正的高手是杀人于无形的,苹果的“饥饿营销”为何就没有受到消费者的指责?从小米到华为可以看见,他们并没有适时的解决消费者的“饥饿问题”,反而让消费者失去了耐心。商家在营销方面确实应该思考一下了,不然最终饥饿的将不是消费者而是商家。

我们都知道,饥饿营销主要是通过调节市场上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

但华为、小米等商家似乎忽视了饥饿营销的前提。笔者认为,“饥饿营销”的前提应该市场需求旺盛;其次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搞饥饿营销,饥饿营销比较适合单价较高,重复购买率低的产品,这也就需要商家的产品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市场地位。而饥饿营销的短期利益是最大限度的吸引现有消费者、“勾引”潜在消费者,最终目的则是为产品建立稳定是品牌价值。

无论是华为荣耀四核爱享版还是小米2其定价均在2000元以下,在配置上也是相互叫板,相比国内其他智能手机,同质化非常严重,以至于产品替代性很强,加之竞争激烈。华为在此环境下采取“饥饿营销”或者“卖期货”的方式,显得得不偿失。

从结果上来看,华为当时获得了大量订单,如今却无法送达订购者手中,已经遭到诟骂甚至退货。消费者对其信誉已经产生了怀疑,这对一个企业的对其品牌影响已经很大。

不管华为是在利用饥饿营销手段故意延长产品的销售周期,还是因为订购数量过大而供不应求以至于迟迟不能交货,现实的情况是它遭到了消费者的不满。对此,企业不仅没能获得高额的短期利益,在一阵喧嚣虚头过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反而失去本该有的企业信誉和品牌价值。(韩清)

来源:牛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