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民航营销应注重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民航报   时间:2016-10-10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笔者发现,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当下,民航旅客的需求更加个性化,自主选择的意识正在不断觉醒。这在为民航业提供巨大商机的同时,也对传统营销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民航营销模式应该注重创新发展,满足旅客需求,充分延长旅客价值链条,持续进行价值传递。


  目前,在线旅客已然成为民航业非常重要的客源,其中年轻旅客和女性旅客占比较大,而且逐渐呈现出“多元化需求”的特征。这些旅客在出行前除了查询机票外,还会进行酒店以及交通工具查询。社交化、移动化的互联网发展催生出了庞大产业链,一张机票背后有大量的衍生消费。由此,“如何赚一张机票之外的钱”是摆在航空公司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航空公司的营销是一个立体的过程,覆盖了整个运输过程的前、中、后3个环节,即机票购买环节、承运环节和售后环节。


  首先,在机票购买环节,航空公司市场定位应充分满足旅客需求,最大限度地增加旅客流量。“机会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一般来讲,从旅客买票到离开机场回家,航空公司约有20个接触点可以直接接触到旅客。航空公司可据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分析旅客需求变化,在每一个节点都站在旅客角度提供最佳服务方案,将标准化的服务产品细化拆分,供旅客自由选择,从而不断提升体验,塑造以旅客为核心的商业生态体系。同时,还可以通过积分折现、自有用户线上平台、低价直销、服务增值捆绑等多种辅助营销方式提高自身机票的竞争力。


  其次,在承运环节,航空公司应充分延长旅客价值链条,利用机舱内的几个小时,全力挖掘“蓝海”市场。以2015年为例,整个民航业旅客运输量为4.36亿人次,每位旅客平均航行时间为2.5个小时,所有旅客的年度总航行时间近11亿个小时。机舱内的封闭空间和固定时间蕴涵了巨大的商机。一方面,航空公司可以与电商、新闻、娱乐等平台网站合作,打造全新的“空中商业模式”,让旅客机舱上的“沉没时间”变为无限商机;另一方面,航空公司应注重搭建空中网络平台。在空中网络平台,旅客除了刷微信微博、浏览网页外,还可以进入机上论坛或游戏社区。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形成机舱内的“微生态”,进而提高旅客对航空公司的认同度,为航空公司带来“粉丝经济”的价值。


  最后,在售后环节,航空公司应借助互联网思维优化运营方式,持续价值进行传递,提高用户黏性。航空公司既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背后的大数据细化航空服务内容,进行精准营销,提升销售利润,降低运输成本,又可以建立与旅客的动态沟通机制,比如微博互动、微信留言、邀请旅客参加线下体验活动等,从而使旅客与航空公司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消除旅客与航空公司神秘感和隔阂,形成主动消费。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变化万千。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要抢占旅客出行全服务链的商机,其营销模式必须更具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