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鞋再爆红 变身时尚欧洲潮品


来源:消费日报   作者:史晓菲    时间:2016-06-03





  近日,《穿着这双20块的地摊鞋去巴黎,法国空姐直接给我升了头等舱》的微信文章在朋友圈广为流传,让飞跃鞋重新出现在国人视野。经过法国人重新设计的飞跃鞋被摆放在美国、法国等大型时尚卖场的最显眼处,并在韩国首尔时装周的秀场上再次引起瞩目,掀起一股强势的“复古潮”。在欧洲,飞跃鞋卖出了每双50欧元至120欧元的高价,相比国内价格翻了20多倍。为何国内开花国外红?飞跃鞋的例子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国鞋”日渐式微却成国外时尚宠儿


  被抢注带来教训


  “奥兰多.布鲁姆的双脚都会喜欢我,我不是匡威,也不是万斯,我来自上海,我潮遍欧洲。我和他们一样,我只是双帆布鞋。我是飞跃,你呢?”——飞跃鞋这样介绍自己出身上海的身世。


  飞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解放鞋,经过改良后,满足了更广泛人群的需求。媒体报道,在上世纪80年代,飞跃鞋一度成为中小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必备的鞋品,甚至学武术的、少林寺的人也都在穿,年销售400万双。几乎是当之无愧的“国鞋”。白鞋身、黄胶底、红蓝双箭头和“FEIYUE”的拼音字母,就是它最朴实的样子。


  现在的法国版飞跃鞋尽管还是熟悉的红蓝箭头标志,还是一样的中文拼音“FEIYUE”,又是怎么转眼变成洋货?


  中国皮革协会鞋业专业委员会主任路华向记者介绍,飞跃鞋的前身要追溯至1931年,上海的大孚橡胶厂。1959年,“飞跃”牌民用解放鞋投产。2005年,一位法国人找到拥有飞跃品牌使用权的上海大博文鞋业,提出让他们在法国经营飞跃品牌的要求。2009年,经过改良的飞跃鞋正式进入法国,并在法国注册了“FEIYUE”商标。飞跃鞋在他们手里获得重生,现在有超过100个自主设计的款式,成为不少时尚icon的宠儿。


  国外爆红原因


  营销成功重新升级定位


  飞跃鞋在欧洲卖出了每双50欧元至120欧元的高价,相比国内价格翻了20多倍,许多外国明星也钟情于它。


  中国皮革协会鞋业专业委员会主任路华告诉记者,“飞跃在国外卖得好,我觉得最大的因素是营销成功,产品的重新升级定位,还有一些时尚的因素。飞跃是在国外被抢注的,这也给国内品牌带来了教训。”飞跃鞋在国外走红,与欧洲时尚界热衷复古潮流、中国元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设计。在帕特里斯·巴斯蒂安手里,飞跃经典设计的优势被发挥到了极致。巴黎设计师们重新设计改良了的飞跃鞋。还将它赋予了有东方色彩、有深厚历史故事、传奇的少林武僧“武术鞋”。


  善于品牌经营,是法国版飞跃鞋成功的另一把钥匙。法国的飞跃鞋公司规模尽管不大还缺乏资金,他们就建立互动网站做宣传;找不到销售商,就先在网上开店直销;没有明星代言,就从朋友圈子中找来模特和艺术家穿着飞跃鞋拍照。他们还为飞跃鞋创作了一个故事:它有几十年历史,曾经是少林武僧练功时穿的“功夫鞋”。渐渐地,飞跃鞋在欧洲开始走红。除了在设计上用力,法国人重新定义了飞跃鞋——FEIYUE,英文也叫作FlyingForward,向前飞象征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抬高。


  2008年,明星奥兰多布鲁姆在纽约街头拍短片时,穿了飞跃。他是第一个把飞跃带入众人眼光的明星。此后,飞跃就越来越受外国人的追捧了:香奈儿&范思哲的品牌宣传形象大使PoppyDelevingne,参加活动穿着飞跃。


  相比国内的营销,如回力、海鸥相机、永久等等,这些都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办的品牌。但是多数国货品牌如今仍旧在延续以前的销售模式——经销制,在各个地域由经销代理商进行产品终端的售卖。飞跃鞋也不例外。


  少量多样快速响应要成为常态


  中国皮革协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产品对接市场需求


  对于飞跃鞋国内开花国外红的状况,中国皮革协会鞋业专业委员会主任路华认为,这恰好凸显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性。


  事实上,我国在某些高科技产品和高端日用消费品上存在着供给能力薄弱、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但这并非由供给抑制政策所致,而是“中国制造”的廉价和低端已经满足不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要求。一方面,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如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消费价格持续下滑;而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外代购、海淘流行,进口消费品猛增。


  路华告诉记者,“从供给侧角度,国内外需求增速放缓的同时,消费导向出现趋势性变化,多样化、时尚化逐渐成为趋势,少量多样、快速响应逐渐成为常态,生产从大规模流水制造逐渐向智能制造、柔性制造转变,高品质、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的产品需求不断被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境外消费、进口产品消费不断升温,国内有效供给没有及时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开始凸显,这迫切需要行业不断调整经营思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适应消费趋势变化,满足市场新需求,创造市场新需求。”(本报记者史晓菲)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