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纸业打造责任“芯”


作者:丁洋    时间:2012-11-16





  11月1日,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新闻周刊》主办、APP中国协办,以“优‘纸’生活”为主题的“‘绿色承诺,绿色发展’———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召开,来自行业协会、先进企业、大型零售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代表认为,合格的生活用纸产品不光卫生、健康和安全,而且在生产环节还要担负环保等社会责任。随着国家环保要求和产品标准的提高,生活用纸行业的门槛也“水涨船高”,行业出现分水岭,担负社会责任的先进企业的品牌产品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不合格的产品或被拒之门外,或被淘汰出局。


  消费者对高品质的需求日益提高;落后产能不断淘汰


  优质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曼霞在做主题发言时预计,未来中国生活用纸市场还会继续以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快速增长,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也会加快。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这将为现代化大企业和优质产品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我国生活用纸业的产业结构在优化,迅速以国内市场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卫生纸机和加工设备,金红叶等领先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已经能和发达国家的优质产品相媲美。由于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和市场竞争因素,截止到2011年底,现代化的产能比例已达到43%。


  金红叶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EO徐锡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相关政府部门的调研资料显示,现在三、四级城市人均消费能力的增长速度并不输给一、二级城市;农村的消费能力也在快速提升。这是金红叶要开发的一个空白区域。金红叶将用高性价比产品去替代那些不安全、不卫生、不环保的产品。


  江曼霞认为,通过市场竞争,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企业在不断扩张,将落后的产能挤出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来满足老百姓的高品位生活。


  行业集中度每年都在提高,品牌集中度也越来越高,金红叶、维达、恒安、中顺4家企业都在大踏步前进。除了这4家企业,东冠华洁和山东东顺等后起之秀也在快速发展。北美和欧洲的发达国家的行业发展经验表明,市场上的品牌不能太多。今后通过市场竞争和执行国家相关政策,中国生活用纸市场的品牌数量肯定会减少,虽然不可能一下子达到5个或10个,但仅存二三十个是可以预期的。


  徐锡土说,其实产品白度的高低并不代表质量的好与坏,过度漂白对整个生产过程并不环保,还要增加投入。金红叶的全系列产品均不添加任何荧光剂和增白剂。金红叶有一个强大的研发中心,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研发中心就研制什么产品。


  对此,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秦朗说,令人欣慰的是,像金红叶这样的企业近年来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践行着一个负责任企业的价值追求。


  监管部门查处假冒伪劣


  据介绍,一些小纸厂违法违规生产假冒伪劣纸品,并以次充好进入市场,危害着消费者的健康。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88种卫生纸产品质量进行了抽样检验,不合格的有50种,其中卫生指标不合格的有18种。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处长潘海峰介绍,他所在局不断强化流通领域生活用纸的日常规范监管,有针对性加强流通领域生活用纸质量的监督检查,根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的通报、消费者申诉举报和新闻媒体提供的线索,及时组织开展对危害人体健康的不合格商品进行市场清查,强化案件查办,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生活用纸企业。该局还充分利用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副调研员魏宏说,政府现在可以借助标准实现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等目标。从标准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已从生产型的标准转型到了贸易型的标准,将来一定是服务型的标准。我国制定标准的目的最终是为消费者服务。


  在论坛互动板块,孝感市孝南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胡长安告诉与会者,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孝南区质监部门采取了分类监管方式,由专业质量技术人员对产品进行常态化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责令企业改正,并引导企业采取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不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同时对不合格的产品生产者进行处理;建立了产品质量红黑榜公布制度,定期在媒体上公布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名单,一方面是为了有效引导消费,另一方面是对不法生产者以震慑。


  另外,该局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取缔“五小”生产企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