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落实基层 招商银行以微知著


时间:2012-03-21





近日,招行12家网点获评“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招行获选网点比例在银行同业中位居首位。同时,招行在权威机构智联招聘公布的“中国年度(2011)最佳雇主”评选中,招商银行名列榜单第二……这些奖项无一例外均彰显着招行作为一家将社会责任融入血液的创新企业在提升服务和关爱员工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履行企业责任 实现和谐共赢

  经历25年的艰苦创业,招行已发展成资本净额超过1600亿元、资产总额突破2.6万亿元、员工4万余人的全球百大银行之一,牢牢占据中国最佳商业银行的位置。同时在履行企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实现相关方和谐共赢等方面,招行同样走在行业的最前列。2011年4月,招商银行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十年成就奖”,成为“最受尊敬企业”奖项2001年始创办10年来连续获奖的两家企业之一。

  作为公众性上市企业,招行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作为服务性企业,招行为客户提供着优质的金融服务。作为优秀雇主,招行为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作为金融业的标杆和模范,扶持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招行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招行坚持将发展中小企业业务作为经营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作为行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标杆的招商银行,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二次转型。

  从2004年一次转型前到现在的二次转型,招行每一步都带动着同业的呼吸。也许正如招行掌门人马蔚华所说的,承担足够的企业公民责任和义务,才能进而成为社会尊敬的企业。

  源于社会 回报社会

  在2012年1月10日CCTV梦想合唱团《梦想盛典——温暖中国》节目现场,招行总行办公室秦季章主任代表招商银行向“WABC无障碍艺途”公益项目捐助了100万元资金,并发表了动情宣言。

  “WABC无障碍艺途”公益项目是一个针对脑部残疾人群的绘画潜能开发课程和艺术展览项目。招商银行一直以来不遗余力支持此类活动,而且做得更多。招行积极扶贫济困,十余年积极开展对云南永仁、武定两县的定点扶贫工作,每年派出4名扶贫干部脱产驻两县定点帮扶,不但支持了当地的发展,也锻炼了招行的扶贫干部队伍。特别要指出的是招行对两地的定点扶贫款项几乎全部来自于员工捐赠。

  1999年4月,招行的臧金贵在永仁的一年时间里,动真情,使实劲,为永仁脱贫致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0年4月23日,臧金贵在永仁县突发脑溢血,终因抢救无效不幸逝世。臧金贵的感人事迹仅仅是招行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招行为社会奉献的爱心,体现了“源于社会,回报社会”的企业文化理念,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同。2011年10月17日,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招商银行“2011年度公益爱心奖”荣誉称号。

  绿色金融理念深入骨髓

  2011年,招商银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创新开展公益活动。2011年12月,在《首席财务官》杂志社举办的“2011年度中国CFO最信赖的银行评选”中,招行蝉联“最佳绿色银行”大奖,连续两年获此奖项。

  2011年,招行采取了更加切实的措施,继续控制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增速,加强名单制管理,严守信贷准入底线。同时,优先配置信贷资源,加大对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等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深入研究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业务发展的风险和收益平衡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创新铸造文化核心 推动社会责任履行

  招商银行的创新精神受到业界普遍认可,并已内化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融入到了各项公益活动中。“招行正在进行第二次转型,使招行竞争力获得大幅提升。在此过程中,招商银行提出了将“绿色金融”作为该行自身重点发展领域,将“绿色金融”的理念贯彻到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利用金融工具促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招行行长马蔚华如是说。

  在打造绿色银行形象方面,招行除继续推动“百年招银林”植树活动,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地球一小时”等传统绿色活动之外,作为绿色低碳企业的大力提倡者,招商银行推出了“8小时低碳工时卡”,旨在呼吁更多人践行低碳环保理念,以实际行动实现低碳生活。

  创新性的公益活动一直是招行践行社会责任的亮点。继2009年“金葵花羌族少儿合唱团公益计划”后,招行又发起了“金葵花彝族少儿合唱团公益计划”,该计划加强了对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

  持续不断地履行社会责任是招行赢得尊敬的重要原因。自招商银行成立以来,始终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2011年,招行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多项举措,以及诸多企业、社会团体、公众和媒体的一致认可,成就了招行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