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扶贫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扶贫创新案例


时间:2013-06-04





5月21日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产业化扶贫方向,提升贫困地区自我造血功能》扶贫案例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典型,成功入选《全国社会扶贫创新案例汇编(100例)》。该案例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的定点扶贫情况。

  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与地方扶贫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对巴东县神农世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定点扶贫。基本模式是“四个一”:扶持一个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壮大一个特色产业、培育一批专业户、带动一片地区脱贫。具体来说是,坚持产业化扶贫方针,扶持神农世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和特种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壮大巴东县特种野猪生态养殖产业,培育100多户特种野猪养殖专业户,通过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周边地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目前,“四个一”扶贫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巴东县神农世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队伍不断壮大。原种驯养基地和肥育猪养殖基地从绿葱坡镇的金钟观村、三河口村、锦衣村扩展到东壤口镇、茶店子镇、野三关镇等乡(镇),野猪养殖专业户增至100多家。带动周边村民进行合作,当地已有野猪种猪400多头、存栏特种野猪肥育猪1000多头,累计出栏1.5万头,预计创造产值6000万元。神农世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特种野猪养殖已发展成巴东县乃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独具特色并初具规模的产业。

  国家电网公司通过这种帮扶地方龙头产业的方式,既开发利用了山区富余山林、土地、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打造以扶持龙头企业促进特色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新扶贫模式,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变废为宝,扶贫的社会综合效益显著。

  三峡库区巴东县位于川鄂交界的巫峡与西陵峡之间,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境内三山(大巴山、巫山、武陵山)盘踞,两江(长江、清江)分割,辖12个乡(镇),总人口48.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3%,贫困人口达17.4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之一。

  1995年,原电力工业部按照国务院部署,承担“三县一区”定点扶贫任务。国家电网公司组建后,继续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将扶贫开发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工作。目前,公司已连续19年对湖北省秭归县、长阳县、巴东县及神农架林区“三县一区”开展定点扶贫,2012年国家新增青海省玛多县为公司定点扶贫县。截至2012年年底,公司累计实施定点扶贫项目243项,总投资28789.96万元,其中直接投入扶贫资金9025.65万元,带动地方投入19764.31万元。通过真诚帮扶,“三县一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改变。据统计,1995至2012年,“三县一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69.8元/人·年提高到4200元/人·年,年均增长10.7%;消除贫困人口50.2万人;人均GDP达12529.8元,提高17.2倍。

  另悉,2012年4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国广泛征集扶贫创新案例。经过初审、复审及网站公示,最终从收集到的286个推荐案例中评选出100个创新案例,其中吸收中央企业扶贫创新案例17个。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