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勾画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路线图


来源:中国水运报   时间:2017-09-06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山东省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获悉,山东省将坚持“稳增长、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的总体思路,到2020年建成规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工业体系,经济效益保持国内前列。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山东省造船界人士表示,该意见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不仅对补齐科技创新、配套能力等制约发展的短板提出了具体要求,也对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发展智能制造等明确了任务,有助于促进山东省船舶工业优势资源的整合,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创新发展步伐,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山东省船舶工业包括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及配套业四大门类,“十二五”以来,山东省船舶工业积极应对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造船产能过剩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三重压力”影响,加大稳增长、调结构和促转型力度,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船舶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具体而言,山东省船舶工业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十二五”初期,山东省造船设施建设及改造提升基本完成,产出效应良好,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国内位于前列。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青岛、烟台、威海形成了造船与修船融合、造海洋工程装备与造大船融合、造船产业与非船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军民融合动态保军基地;实现了由“小、散、弱”向“大、集、强”跨越,形成中央企业主导、地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格局,产业集中度大幅度提升,研制交付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高端客滚(箱)船、远洋渔船、海上油气处理压缩系统、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等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水平。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拥有4个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5个重点实验室(其中国家级2个)、18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4个)、11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3个),9所院校设立与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相关专业。
 
  尽管发展迅速,但山东船舶工业仍存在着突出问题,如船舶工业技术基础薄弱,研发设计创新体系不健全,特别是船舶研发设计能力薄弱成为最大的短板。
 
  2、造船效率瞄准国际水平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0年,山东省建成规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工业体系,经济效益保持国内前列。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发展目标——
 
  一是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到2020年,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5%,国际市场份额力争达到25%以上;超大型散货船、高端客滚(箱)船、化学品船等高技术船舶国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二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形成2-3个具备自主设计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山东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品牌,基本形成协同创新新模式、新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创新平台,实现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与共性技术的突破,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支撑软件市场满足率超过30%。
 
  三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获国家“白名单”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省总量的9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世界知名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到2020年,高技术船舶比重大幅提升,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优势更加突出,游艇制造成为新的增长点,本地化配套率提升10%-15%。骨干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配套企业基本建立全球研发、营销和服务体系。
 
  四是质量效率大幅提升。获国家“白名单”造船企业全面建立精益制造体系,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智能车间、智能仓库和智能生产线。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和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97%,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90%。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度明显提高,国家船舶“白名单”企业造船效率达到每修正总吨20工时左右,标杆企业造船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实现稳步提升。
 
  3、实施重大专项工程
 
  根据《实施意见》,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山东省将实施一系列重大专项工程——
 
  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组织开展第七代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船型开发、关键区域结构设计、安全风险设计与控制、振动噪声控制、高效高精度建造等关键技术研究、关键配套设备国产化应用研究,形成产品的设计和建造能力。
 
  深海空间站。依托山东省船舶工业基础优势,开展深海空间站建设研究,建设完善相关试验设施,积极承接深海空间站设施装备建造。
 
  大型海上构筑物安装及拆除工程船(平台)。围绕海上老旧油田的弃置处理,研制具有海上废弃平台等构筑物及废弃井口、海管、电缆等油气设施处置功能的“海上老旧油田处置半潜式工程船及自升式平台”,形成整套设计技术和作业指导文件,制修订标准与规范,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上老旧油田处置工程船(平台)”品牌,实现工程接单和示范应用。
 
  智能化深海养殖装备。顺应水产养殖向深远海发展的趋势,针对专项养殖任务,研制适应低高海况水域的大型智能化深远海养殖装备,实现在线监测、自动投料、环境模拟、自动清洁、成鱼回收等多项先进功能。
 
  超大型油船散货船。重点研究40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30万吨级油船等低能耗、低排放船型,能耗及排放控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行业标准。
 
  高端客滚船系列船舶。开展大型、豪华、快速、高舒适性、节能环保、且满足安全返港、冰区加强、无限航区、震动噪音等国际规范要求及可以甲醇或天然气为燃料的客滚船、客货船、客箱船等客滚系列船舶研制;继续深化减震降噪技术、薄板装焊技术等豪华客滚船和邮轮建造的关键技术研究,为承接国内外大中型豪华邮轮的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高端远洋渔船。开展120米南极磷虾捕捞与深加工一体船、77米秋刀鱼/鱿鱼钓船、65-70米双甲板变水层深海拖网渔船、1200-1500总吨美式金枪鱼围网船、58米多功能延绳钓船、5000总吨大型冷藏运输船等船型开发、关键区域结构设计、高效高精度建造等关键技术研究、关键配套设备国产化应用研究,形成产品的设计和建造能力。
 
  4、调整优化布局结构
 
  未来几年,山东省将优化船舶工业区域布局,发挥青岛、烟台、威海等市区位优势,实施智能制造,优化产能结构,打造“总装引领、产业聚集、企业集群、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及游艇制造基地。
 
  山东省将大力扶植优强企业,对进入省内船舶制造“白名单”的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择优扶强,引导社会资源向优势骨干企业集聚,促进落后企业转产转业和破产重组。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为支撑,加强同业联合,做大做强一批企业集团群,形成规模化效应,带动创新产业链。
 
  为积极培育新的船舶工业经济增长点,山东省将通过内引外联,实施产学研用的创新联盟,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市场增长潜能,形成海洋新设施、新装备的设计建造产业链;加快具有齐鲁文化的游轮研发,推进游艇游轮产业的发展;开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及深海可燃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水下机器人、极地冰区钻机等研发和示范,推进海洋渔场建设。
 
  《实施意见》还提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推进省内企业与国际相关产业的联盟与合作,不断扩大山东省在国际产能合作中的份额;支持省内海洋油气开发企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服务业等加强战略合作,开展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运营,努力拓展全球市场份额。
 
  5、发展先进高效制造模式
 
  智能制造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未来,山东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将智能制造作为山东省船舶工业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以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重点实施船舶中间产品智能制造,研发应用智能涂装、智能管子加工、三维数控弯板技术、工艺、设备,建设大数据融合的智能车间/工厂示范并形成标准体系,以构建全面推进船舶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管理、维护、检验等全流程的智能化完整管理体系。
 
  同时,积极发展“互联网+”与服务型制造。基于现有船舶工业基础及企业转型升级的形势发展要求,山东省将对传统造船业进行“互联网+”的升级改造和网络融合,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企业级物联网,并实现供方产品数据、顾客在线服务双向有序延伸。实施网络精准营销、个性化定制服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远程智能监测、检验、诊断,构建全球性产品售后维修服务链,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服务。
 
  《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支持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引进高效低耗的生产设备,促进生产过程能源利用高效化。
 
  6、完善支持保障政策
 
  为确保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实施意见》还提出了多项保障措施。首先是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修订完善《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资试行办法的通知》,切实解决在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抵押融资担保能力不足问题;引导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丰富融资业务品种,不断拓展对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渠道;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开展船舶买方信贷等业务,加大对在省内骨干船厂订造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境外船东的信贷资金投放;加大对船舶工业企业兼并重组、海外并购以及中小船厂业务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信贷融资支持。
 
  其次,完善财税保险支持政策。落实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完善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保险补偿办法,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相关品类目录,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首台(套)装备推广应用。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解决企业“接单难、融资难”等问题。
 
  此外,加强新需求的培育。支持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极地资源开发装备的研制;推动海上浮式平台、海洋探测、海洋观光旅游、海洋渔业平台等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加快山东省游艇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政策法规、广告宣传及保险体系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内河船舶油改气,统筹规划建设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济宁至台儿庄船舶航行LNG加注站(点),为推动内河新型绿色船艇的升级换代创造便利条件。(本报记者 甘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山东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山东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记者从山东省商务厅了解到,去年以来,山东紧抓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机遇,以托盘标准化带动物流标准化水平提升,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017-03-21
  • 连续三年山东聊城绿色食品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聊城2016年粮食总产达到62亿公斤,实现“十四连丰”;瓜菜菌总产1702万吨,肉蛋奶总产197万吨,均保持全省前列;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7家、专业合作社1379家、家庭农场308家;新增“三品一标”210个,其中绿色食品174个,连续...
    2017-03-21
  • 山东省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升级版

    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的通知》,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升级建设,分类分批打造“精品车间”。
    2017-03-21
  • 山东农业信息化推进项目正式拉开序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央连续出台相关文件,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也已经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2017-03-22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