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新图景:智能装备与科学调配助力农业生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4-16





  目前正值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江苏泰州市全面启动256万多亩小麦的“一喷三防”作业,植保无人机、智能配药系统等高科技手段纷纷“上岗”。


  在泰州市海陵区华港镇的小麦田里,植保无人机正沿着麦田低空飞行作业。这些植保无人机搭载了高精度导航系统,可以精准定位、自动规划航线,避免重喷漏喷。


  4月以来,当地的农技人员来到各村的田间地头,指导农户通过智慧农业平台了解小麦长势和病虫害监测数据,精准制定作业方案。


  通过整合智能装备、大数据和农技服务,当地小麦“一喷三防”科技覆盖率已经超过90%。为不误农时,泰州推出了农资“点对点”配送服务,种植户只要电话预约或者线上订购,一两个小时内所需农资就会送到田里。


  广西来宾:抗旱保春灌 125万亩农田喝上“解渴水”


  正值春耕关键期,持续少雨的天气给广西来宾的春季农业生产带来影响,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建设管理局科学调配水源、加强田间管理,保障春耕生产。


  在来宾市兴宾区炉塘村的农田里,农户们熟练地操作着农业机械在田间穿梭,田垄间闪动着一个个辛勤劳作的身影,犁地耙田、除草管护,一派春耕备耕劳作的忙碌景象。


  今年开春以来,持续的干旱天气对来宾的春耕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对此,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建设管理局采取“基地+泵站+渠道”直通管理模式,将全线594公里渠道共划分8个灌区,以11个泵站为中心监控调度、统一运转,全力发挥工程在农田灌溉、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多重效益,有效缓解因天气原因对春耕生产造成的影响。


  据了解,桂中治旱乐滩灌区工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点工程项目,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和城镇供水的民生工程。今年,预计灌区来宾市范围内可实现灌溉面积将达125万亩。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