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北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村,村民李大姐的便利店焕然一新:商品陈列井然有序,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更新库存数据,店门口的便民服务角摆放着快递柜和农产品展销区。"以前店面又挤又乱,现在环境好了,生意也红火了,烟草公司的指导真是帮了大忙!"李大姐的感慨,正是黄州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推进农网终端现代化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黄州区烟草专卖局立足服务乡村振兴,锚定“店面形象好、守法意识优、开口能力强、经营管理佳”目标,创新实施“先立后破、向新而行”工作法,通过科学选点布局、数字赋能终端、多方协同共建等举措,推动辖区农网终端实现从“传统小店”向“现代终端”的蝶变,为农村市场注入发展活力。
科学选点布局,激活农网发展新动能
图为烟草工作人员协助终端店铺进行改造升级 余倩摄
在红色教育基地陈策楼村沿线,农网终端门店的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这背后,是黄州烟草人“用脚丈量、用心谋划”的精准施策。局领导班子带队开展6轮实地勘查,综合考量地理位置、客流量、店主意愿等因素,创新建立"1+3+10"梯度培育模式:重点打造1个便民服务综合体,培育3家品牌加盟示范店,带动10家优质终端升级。
通过“一户一策”定制改造方案,引导客户自主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在聚星超市,原本杂乱的堆垛区被划分为卷烟专区、土特产展销区、快递收发区;在杨益鹏的便利店,店主自筹资金更新店招、添置智能货架。目前,首批14家终端改造已完成80%,预计带动周边客流量提升30%以上。
数字赋能终端,培育现代经营新农人
“以前记账全靠本子,现在系统自动算账,还能分析哪些商品最赚钱。”在陶店乡经营便利店的老王,如今已是“知音通”系统的熟练使用者。针对农村店主数字化应用能力薄弱的问题,黄州烟草组建“客户经理+技术骨干”服务专班,开展"手把手"教学:从数据迁移到库存管理,从盈利分析到会员营销,确保每位店主掌握“指尖上的生意经”。
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经营方式,更重塑了经营理念。每月举办的“开口营销”活动中,客户经理通过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帮助店主提升服务话术;诚信互助小组例会上,“销售达人”分享经营带货经验,店主们交流数字化工具使用心得。据统计,接入数字化系统的终端户均月销售额增长12%,库存周转率提高20%。
多方协同共建,探索便民服务新模式
在堵城镇便民服务综合体,烟草专卖店与邮政快递、供销超市、金融服务点形成“一站式”服务矩阵。这种跨界融合,源于黄州烟草"跳出烟草做服务"的创新思维。通过联合邮政、供销社、黄商集团等单位,整合快递收发、农资代购、普惠金融等便民功能,打造出服务"三农"的生态圈。
"现在取快递、买农资、办小额取款都不用跑镇上了!"正在取件的村民张大爷点赞道。这种"商业+政务+民生"的多维服务模式,既为终端引流增效,又解决了农村"最后一公里"服务难题。
攻坚克难提质,跑出农网建设加速度
周末的团黄大道上,烟草客户经理小朱正帮着店主整理货架。这场“周末会战”中,5名工作人员组成突击队,分片包干推进终端改造。“我们建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机制,把服务送到店堂里,把工作做到心坎上。”客服部负责人表示,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攻坚,累计清理店面环境问题27处,优化陈列布局35户,用“实干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
图为 烟草客户经理推进终端改造 余倩摄
从“脏乱差”到“靓净美”,从“传统杂货铺”到“智慧便利店”,黄州农网的转型升级之路,彰显着烟草行业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我们要让现代终端建设成果惠及更多农村群众,让农网终端既成为乡村振兴的‘前沿哨所’,更成为乡镇农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驿站’。”(朱晓婷)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