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账本里的幸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4-17





  在滠口滠新大街的街角有个不足五平米的报亭,像被时代遗忘的小石子,默默伫立。这是77岁的王辉述坚守15年的阵地,也是他幸福的源泉。

  老王身形清瘦,脊背微弯,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痕迹,可每当望向报亭,眼中就泛起柔和眷恋的光,似乎那狭小空间藏着一生珍藏。而在报亭抽屉深处,静静躺着一本本账本,记录着他平凡又幸福的生活。

  2008年,老王从供销社会计岗位退休。忙碌半生,惯与数字为伴、用账本记录生活的他,面对闲适日子,心里空落落的。家中开销未减,孩子们也需要经济上的支持,作为一家之主,老王决心为家人再出份力。

  于是,老王利用家门口的报亭,摆起小摊,卖烟酒、饮料和日用品。创业之初艰难重重,报亭狭小破旧,商品种类稀少,但老王没抱怨。他延续会计惯,翻开崭新账本,工工整整记录每天进出货情况,一笔一画,勾勒着未来幸福生活的模样。他常念叨:“这账本是小店的命根子,账理清了,生意才能长久,家才能安稳,幸福才有保障。”

  为节省成本,老王每天天不亮就骑着破旧三轮车去批发市场。寒风凛冽,他浑然不觉,在嘈杂市场里仔细挑选性价比高的货物。回到报亭,第一件事就是更新账本。返程时,车上堆满货物,他弓着背吃力蹬踏板,汗水湿透衣衫。回店后也顾不上休息,忙着整理货物、上架摆放,同时对照账本,检查货物数量和种类是否准确。

  为吸引顾客,老王主动和周边居民唠嗑,耐心倾听大家需求,再根据反馈调整商品种类,每次调整都在账本上留下记录。渐渐地,小店有了起色,周边居民都知道这儿有个价格实惠、货品实用的小摊,都爱来光顾。老王凭借诚实守信的经营态度,收获了大家的信赖,邻里都亲切地喊他“老王”。每当这时,老王脸上就绽放出憨厚笑容,还会下意识摸摸放账本的抽屉,仿佛在提醒自己,幸福正一步步靠近。

  寒来暑往,小店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都成家了,生活稳定了下来。子女心疼父亲操劳,劝他关掉小店享清福。可每次听到这话,老王就微微皱眉,眼神闪过不舍,随后轻叹一声,走到报亭抽屉前,拿出一本本账本,缓缓翻开,往昔幸福片段涌上心头。他笑着摇头:“这报亭就像我的命根子,陪我熬过最难的日子,给咱家带来幸福。这些账本,记着小店的每一步,也记着咱家的幸福时刻。一天不来店里,我心里就空落落的。这里的每样商品、每个角落,都有幸福回忆,我舍不得离开。”

  如今,老王依旧每天早早来到报亭,开门、清扫、整理货物,开启新一天营业。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动作迟缓,但他对报亭的热情丝毫不减。他细心擦拭货架上的每一件商品,像抚摸幸福的结晶。随后坐在破旧椅子上,翻开账本记录新一天经营情况。遇到老顾客,他热情地聊几句家常,脸上挂着真诚笑容,手中笔却不停,或是记录顾客特殊需求,或是标记商品热销情况。在他眼里,报亭不只是谋生之地,更是幸福汇聚处,是与周边居民情感交流的桥梁。而账本,是这座桥梁的基石,串联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幸福。在这里,他真切感受到生活的温度,每一位顾客的光临、每一次交易的完成,都让他觉得幸福在延续,让他守护家庭的力量更坚定。他深知,报亭承载着他的事业,更承载着对家人的爱,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王辉述的报亭宛如宁静避风港,守望着岁月里的幸福。老王用坚守与热爱,书写账本里的幸福篇章。那一本本账本,静静躺在报亭抽屉,无声诉说着15年的幸福故事,见证普通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追求幸福的强大力量。(卢建)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