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红安县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的指尖在移动终端上快速滑动,数字指令在无形中飞驰流转。一场“依法行政 文明执法”专题普法教育,将制度规范与科技工具深度融合,以“法规精讲+数字实训”的双轨模式,为全县20余名专卖执法人员描绘出一幅数字时代法治实践的新图景。
制度红线:数字执法中的“铁规”导航。以《烟草专卖执法六条禁令》为镜,剖析行业典型案例,将程序正义的警钟敲入每位执法者心中。制度之“严”绝非纸上谈兵,工作手册的规范应用与数字化操作被明确纳入考核体系,“预警超时处置”“文书瑕疵”等细节被列入文明执法负面清单。执法记录仪是否开启、电子证件出示是否及时,这些程序细节在数字时代被赋予了全新意义,成为衡量执法规范性与公信力的关键标尺。红安局以制度为基,在数字洪流中牢牢锚定依法行政的航向。
数字赋能:执法流程的智慧蝶变。实训现场,七里管理所执法人员刘果熟练操作“掌上金叶”APP,从接到举报线索、现场核查取证、全程5G记录,到文书立案打印一气呵成,仅耗时十分钟。这令人惊叹的效率背后,是红安局对全省“133”工程要求的深度实践与三大数字技能的强化: 移动执法终端操作:预警处置、证据上传等流程无缝衔接;智能文书系统:现场立案、打印、签字、文书智能审查一体贯通;三线联动协作:营销、物流、专卖三线实时协同处置异常信息。 “指尖轻点”之间,执法过程由传统的“单线作战”跃升为“智慧协同”。徐队长面对三线联动平台的实时数据感慨道:“现在手机一点,就能联动营销、物流数据,信息处置效率翻倍!”数字不再是冰冷代码,而是执法效能的倍增器与规范性的守护者。
智治实效:法治精进的时代启示。参训人员现场操作“异流e防”系统,对真烟异常流动的高风险经营户进行核查,处置速度与精准度显著提升。今年以来,红安局依托数字化执法手段精准查处真烟异常流通案件3起,群众投诉率同比下降40%。这组数据有力昭示:当依法行政插上数字翅膀,治理效能便实现质的飞跃。 红安县局的探索虽属一域实践,却烛照全局。其将建立“一月一考评”机制,执法规范考核结果直接挂钩“133”工程绩效,推动文明执法从“纸面”落到“指尖”、最终落到执法现场。这种“制度+科技”双轮驱动模式,为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生动样本——制度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坚实骨架,科技则是提升效能与规范性的强劲血脉。 在数字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红安烟草局所展现的“指尖执法”实践,不仅是一次执法工具的革新,更是对依法行政理念的深刻践行。它启迪我们:唯有将法治的“刚性”原则与科技的“柔性”智慧深度融合,在每一次“指尖轻点”中落实程序正义,在每一份数字文书中体现法治尊严,方能织就一张既高效运转又牢不可破的法治之网,将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向更高境界。(撰稿:张琳)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