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烟草:党建红点亮志愿路小服务温暖大民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7-31





  “烟草的同志又来帮咱扫楼道了,这‘红马甲’真是咱社区的‘活雷锋’!”浠水县清泉社区居民王阿姨笑着说。近年来,浠水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为抓手,组建“红烛”志愿服务队,从小处着手,从实处发力,用一件件“微实事”暖了民心、聚了民力。

  支部领航,把准服务“方向盘”

  “志愿服务不是瞎忙活,得跟着群众需求走。”县局党组把志愿服务纳入党建“责任清单”,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定下“每周有行动、每月有总结、每年有提升”的调子。

  与结对社区、帮扶村搞起“结对子、认亲戚”,定期上门“拉家常、问需求”,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民情本”上:张大爷的收音机坏了、李奶奶的养老金不会查、村里的公示栏该换了……整理成“需求清单”,再对照党员的“技能清单”,搞“接单服务”,确保“群众点单不白点,党员接单必办好”。

  每周五的“志愿服务日”,党员们穿上红马甲,带着工具包,到社区、进村组,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兑现承诺。社区书记说:“烟草的志愿服务不搞花架子,干的都是咱老百姓需要的实在事。”

  小事做实,把温暖送到身边

  “志愿服务不在多,在于真;不在大,在于实。”服务队的同志们总说这话,干的也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

  “志愿服务不在轰轰烈烈,而在细水长流。”这是“红烛”服务队的行动准则。在社区里,队员们化身“多面手”:每周定期打扫小区卫生,清理楼道杂物、擦拭宣传栏,让居住环境更整洁;逢年过节看望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陪老人聊家常、读报纸,驱散孤独感;针对社区留守儿童,利用周末开设“五点半课堂”,辅导作业、讲故事,当起“临时家长”。

  在村里,他们是“政策宣传员”:把医保新政、防诈骗知识编成“顺口溜”,用大喇叭喊、用传单讲,让村民听得懂、记得牢;是“田间好帮手”:农忙时帮缺劳力的农户摘摘菜、晒晒粮,下雨前帮抢收农作物,虽然汗流浃背,却笑得开心。有老乡说:“这些同志来了不歇脚,干的比自家孩子还实在!”

  长效常态,让志愿之花常开

  “志愿服务不是‘一阵风’,要吹成‘四季风’。”浠水县局建立“志愿服务联动机制”,与社区、村委会签订共建协议,将服务内容纳入年度党建考核,确保“有人抓、有人管、能坚持”。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在服务中亮身份、作表率。

  平日里,服务队搞“三个一”活动:每月一次走访、每季一次帮扶、每年一次总结,把服务做成长流水。遇到创文创卫、防洪抗旱等重点工作,更是冲在前头:站路口劝导交通、帮社区登记信息,哪里需要哪里去。

  党员小陈说:“穿上红马甲,就觉得肩上有份责任,哪怕只是帮老人提桶水、修个灯泡,心里也踏实。”这朴实的话,道出了志愿服务的真谛。下一步,浠水县局将继续把志愿服务做细做实,用“党建红”带动“志愿红”,让温暖常在、服务常伴。(彭云骢)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