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的云——旅途路上有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8-05





  坐上回程的火车,靠在窗边无聊的翻看手机,无法甄别真伪的信息直入脑海,绞得人有些头昏。我抬头远望,窗外的景色映入眼帘,一扫方才的疲惫。我头脑清醒了,关上了手机。

  动车碾过铁轨的声响像支没调的歌,把南京的梧桐绿远远抛在身后。七月的黄昏来得拖沓,十七点刚过,天边的云还浸在蜜色里。我扒着车窗在心里默默勾勒云的形状,忽然觉得这些棉花糖似的东西,倒比中山陵的台阶更懂游山玩水。

  刚上车时云是规矩的,像夫子庙前排队买梅花糕的游客,一行行列得整齐。淡金色的云絮被夕阳熨得服帖,偶尔有几缕调皮的,偷偷溜到车窗上,像极了在老门东巷子里追着花猫跑的小孩。乘务员推着小车走过,吆喝声混着铁轨的节奏,倒让这些云显得更悠闲了——它们哪用赶时间,反正天地都是客栈。

  过了长江,云忽然换了脾气。刚才还温顺的棉絮,转眼变成了被顽童揉皱的宣纸,墨色在边缘晕开,倒有点像新街口傍晚亮起的霓虹灯,晕染得天空一片迷离。我想起在南京博物院看的山水画,那些米派山水里的云气,原是真有出处的。只是眼前的云更热闹,一会儿聚成中山陵的牌坊,一会儿散作秦淮河上的画舫,连远处掠过的水塔,都被云影描了层金边,活像夫子庙里卖的糖画。

  进入安徽,夕阳把云染成了荔枝蜜的颜色。邻座的大叔举着手机拍个不停,嘴里念叨“这云比玄武湖的晚霞还俏”。可不是么,云才是真正的旅行家,不用买门票,不用赶动车,累了就在树梢歇脚,渴了就饮几口江风。这些云刚才还在南京的城楼上看秦淮河,这会儿已跟着动车到了皖东平原,正对着田埂上的稻草人扮鬼脸呢。

  天色渐暗时,云开始卸妆。浓艳的色彩慢慢褪成淡紫,像刚剥皮的葡萄,透着点清冽的甜。远处的村庄亮起灯火,云影在田垄上流动,像是谁撒了把星星在稻穗上。我忽然明白,所谓旅行,不过是换个地方看云。南京的云有六朝的底蕴,武汉的云带着三镇的烟火,而此刻车窗外的云,正把两地的故事融成一片晚霞,让每个赶路的人,都能拾到几缕诗意。

  动车驶进汉口站。窗外的云已淡成水墨,和站台的灯光融在一起。我拎着行李下车,感受着晚风里长江的潮气。抬头看天,最后一缕云正掠过车站的穹顶,像在说“后会有期”。原来这世间所有的告别,都藏在云卷云舒里——就像南京的梧桐叶还在心里摇晃,武汉的江风已送来新的邀约,而那些看过的云,早已把故事刻进了归途。(江岸烟草 刘海松供稿)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