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不锈钢期价弱势难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3-31





  3月份开市以来,不锈钢期货价格一路震荡走低,至上周五(3月22日)收盘时,价格基本上回落到春节之前的水平。目前来看,3月份不锈钢价格总体跌势已定,4月份不锈钢价格将如何运行?


  不锈钢期货与现货价格双双震荡走低


  最新盘面监测数据显示,3月25日下午3时,不锈钢期货主力合约2405的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分别为13650元/吨、13415元/吨和13420元/吨,价格继续大幅走低。收盘价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下跌205元/吨,跌幅为1.50%。


  在现货市场,近来不锈钢价格下跌幅度同样很大,出现了连续多日的震荡下滑。据监测,3月25日广东佛山市场304四尺冷轧不锈钢大厂报价为141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50元/吨,其他厂家同类产品报价多在13100元/吨~13250元/吨区间(天管和甬金报价稍高,分别为13600元/吨和13400元/吨),普遍下跌100元/吨;304五尺热轧不锈钢市场价格在13000元/吨~13200元/吨区间,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00元/吨~150元/吨。同期,在江苏无锡市场,304四尺冷轧不锈钢价格在13200元/吨~13600元/吨区间,较上一交易日下降50元/吨~100元/吨;304五尺热轧不锈钢市场价格在13100元/吨~13450元/吨区间,下降幅度与冷轧产品相同。


  库存方面,由于近期不锈钢行情走跌,下游观望情绪较浓,市场到货量不多,以刚需采购为主,叠加部分前期订单交货去库存,不锈钢社会库存小幅下降。


  近期上游镍价由升转降


  3月15日以来,沪镍走势风向改变,由波动上升之势掉头急剧下跌。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3月25日(周五)午盘后,沪镍盘面弱势震荡,下午3时,沪镍主力合约2405的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分别为135910元/吨、133000元/吨和133330元/吨,收盘价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下跌2560元/吨,跌幅为1.88%。沪镍价格显示出继续震荡下跌之势。


  在现货市场,近期镍价大幅下跌。监测数据显示,3月24日,现货镍平均报价为135233元/吨,较3月18日下跌4.17%。3月25日,长江综合1号镍价为133100元/吨~136500元/吨,均价为1348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50元/吨;长江现货1号镍价为133600元/吨~136000元/吨,均价为134800元/吨,下跌400元/吨;广东现货镍价为136300元/吨~136700元/吨,均价为136500元/吨,下跌200元/吨。


  国内宏观经济数据无明显改善


  房地产维持销售走弱、竣工减少、开工下降的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0%,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5%,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0.6%,住宅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0.2%,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8%。


  央行近期表示,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的空间,存款成本下行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转向有利于增强利率政策的操作自主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信贷和债券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不锈钢成本及供求状况分析


  原料成本方面,当前镍价低估现象得以修复,短期镍需求量仍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价格或偏弱震荡运行。


  供应方面,现阶段仍面临供应过剩挑战,镍市场供应压力会持续增加。据国际镍研究小组(INSG)统计,2024年1月份全球镍市场供应过剩量同比减少了42%。这表明全球镍市场开始收缩。然而,尽管过剩量有所减少,但全球镍市场依然维持着供应过剩的局面。目前不锈钢社会库存量偏高,受需求偏弱影响,4月份可能会有所减产。


  需求方面,目前国内不锈钢市场并未有明显向好改善,需求端持续保持低迷状态,尤其是传统应用领域不锈钢市场低迷状态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局面再度出现,市场开始承压。


  4月上旬不锈钢价格弱势难改  后期或止跌回升


  宏观方面,美联储3月份议息会议宣布维持当前利率不变,美元指数走强,美元或保持强势。短期来看,镍价承压下行的概率较大,再加上美元上涨,预计镍价将弱势运行。由于成本支撑下移,成交量持续不及预期,库存压力突出,后市不锈钢价格运行或将继续受限。


  综上所述,不锈钢需求持续偏弱,市场需求尚待进一步提升。当前不锈钢期货与现货市场都被笼罩在下跌的阴霾之中。4月上旬,不锈钢期货市场行情总体上仍将弱势调整运行,4月中下旬或有止跌回升表现。(丁根)


  转自:中国冶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