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投资推动经济长期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26





  近日,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中国算力发展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时代的算力不仅是计算能力的概念,而是包含了硬件设备计算能力、数字技术运用能力、软件服务使用能力等硬件、技术、软件、服务的综合能力。


  从宏观视角来看,数字经济下的算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字产业化进程中,需要对相关硬件进行投资,建立数据处理、分析等数据中心,来提供能够实现海量数据计算的算力服务。


  另一方面是产业数字化进程中,需要满足各实体产业生产过程中的算力需求。实体企业生产部门的算力需求,既包含了对硬件层面的需求,例如通过通用服务器、AU加速服务器或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由实体企业自行搭建数据中心将算力引入生产过程等;又包含了对服务层面的需求,例如通过租赁公有云、算法服务、数据服务等算力服务实现生产数据的大规模存储与计算等功能。


  《报告》将算力作为一种新兴生产要素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将算力抽象为算力资本投资和算力服务投入,纳入投资、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中,建立起一个包含三部门封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经济理论角度刻画算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算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


  《报告》建立了包含算力在内的经济增长模型,将算力作为生产要素抽象为算力资本投资和算力服务引入经济模型之中,从经济理论层面剖析算力作为数字经济中的核心生产要素,并探究其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引入算力作为新兴生产要素的经济会实现持续稳态增长。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与传统非算力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类似,算力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和算力服务的边际生产率也存在着边际生产率递减的情况。具体而言,数字经济时代,算力资本和算力服务初始投资的边际生产率较高。例如,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的建立会明显拉动经济增长,但随着算力资本、算力服务的不断追加,算力资本和算力服务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生产率逐渐降低,经济逐渐收敛至稳态,直到形成长期稳态。


  二是加大算力投资或带来稳态经济增长率的跃升。通过分析稳态经济增长率中算力资本在储蓄投资中所占比例的影响,当算力资本的成本定价与实际利率之间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时,加大算力资本的投资比重会提升稳态经济增长率。这一结论表明,算力作为新兴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增长具有加速作用。在定价合理的情况下,加大算力投资可能带来一国(或地区)稳态经济增长率的跃升,算力资本的投资比重对经济稳态下的长期增长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


  因此,发达地区进一步加大算力投资在总投资中的占比将获得相较于欠发达地区更高的稳态经济增长率。这一结论表明,算力先发地区的优势会随着算力投资比重的增加进一步获得强化,拉开与后发地区的差距。


  三是算力资本与传统非算力资本形成协同和互补替代效应。首先,算力资本作为一种新兴生产要素能够与传统非算力资本形成协同效应。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算力资本的引入能够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提升非算力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进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产生比单纯投入非算力资本更高的经济增长动力。对于实体企业而言,投入算力资本所形成的数字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传统物质资本进行改造和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商业模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其次,算力资本的投资使用与传统非算力资本产生互补替代效应。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算力资本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传统非算力资本在实际生产中的投资,形成了互补替代效应。同时,算力资本作为一种新生产投入,可以催生出新的产业、业态和发展模式,提升传统资本的利用效率,激发传统资本的创新活力。这种创新活力能够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由算力资本衍生的算力服务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对资本生产要素形成了互补替代效应。从数字产业化方面来看,算力服务的产生需要一定量的算力资本投入,产生算力服务的相关产业覆盖了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等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四是算力赋能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算力作为新兴生产要素能够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算力资本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初期,算力资本和算力服务所带来的高边际收益率能够加快实体产业与数字产业的协调及融合,产业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了算力资本与算力服务在产业中的配置,形成了算力发展与产业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双向正循环。 (子安)


  转自:人民邮电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