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昌万:弘扬延安精神 讲好延安故事 为谱写中国梦的延安篇章加油鼓劲


时间:2017-08-2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系列讲话精神,促进报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走、转、改"活动,8月16日,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暨百名社长总编红色圣地延安行在延安举行。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柯昌万出席活动并致辞。


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柯昌万致辞
 
       柯昌万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延安正处于强力推进转型发展、全面决战精准脱贫、奋力追赶超越的关键时刻,欢迎全国各地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延安,多走走、多看看,深入了解延安、聚焦延安,亲眼见证革命圣地的新气象、新变化。挖掘和宣传延安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反映人民心声、书写时代进步,推动延安更好更快发展。延安日报社将全力做好延安中国新闻工作者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工作,充分利用延安独特的红色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为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来延学习、交流、接受传统教育搭建好平台、提供好服务,努力为建设党和人民信赖、素质高、业务精,能打硬仗的党的新闻队伍做出应有贡献。

 
      致辞全文如下:
 
在百名社长总编红色圣地延安行采风活动启动暨授牌仪式上的致辞

(2017年8月16日)

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柯昌万

 
尊敬的各位领导、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中国报业协会在延安启动“百名社长总编红色圣地延安行”采风活动,一会,中国报业协会的领导还要宣布授予延安日报社“中国报业协会延安中国新闻工作者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的决定。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对各新闻媒体长期以来给予延安的关注、宣传表示衷心感谢!

      延安市辖13个县(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3万。延安是“两个圣地”:一是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是全球华人同根同祖的历史见证。二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三个春秋,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插队生活了七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还有“两大奇观”:一是黄河壶口瀑布,它气势磅礴,雄浑壮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势不可挡的象征。二是黄河上回转320度的乾坤湾,它酷似一副天然太极图,是一处壮美奇特的景观。此外,延安民歌、安塞腰鼓、陕北剪纸、陕北大秧歌等黄土风情文化也独具魅力。

      延安的发展变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延安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2013年延安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人民币,“十二五”期间延安每年给中央财政贡献166亿元。特别是通过10多年的退耕还林,全市林草覆盖率已达到67.7%,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延安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苹果面积已发展到350万亩,产量达到280万吨,全国每9个苹果中就有延安的1个。城乡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化率达到57.3%。目前,延安人民正在埋头苦干、砥砺前行,与全国人民一道向全面小康社会奋进。

      延安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党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在清凉山创办了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众多新闻媒体,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这次百名社长总编聚焦延安,开展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力强的战役式新闻宣传和“红色圣地延安行”采风活动,不仅是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该文风”的积极举措,而且为宣传推介延安、提升延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了重要平台。衷心希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在延安多走走、多看看,深入了解延安、聚焦延安,亲眼见证革命圣地的新气象、新变化,多宣传延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多宣传延安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全方位展示延安的对外形象,一起为谱写中国梦的延安篇章加油鼓劲。

      同时,“中国报业协会延安中国新闻工作者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能够落在延安日报社,这是中国报业协会对延安新闻宣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延安日报》工作的充分肯定。延安日报社要珍惜这份难得的“荣誉”和机遇,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积极传承延安时期“清凉山新闻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虚心学习借鉴国内媒体同行的办报经验,办好《延安日报》,讲好延安故事;更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地做好全国新闻工作者红色教育培训延安基地的相关工作,为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来延学习、交流、接受传统教育搭建好平台、提供好服务。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