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社长总编聚延安 他们对延安的“初”印象是这样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19





 

胡怀福:向新闻前辈学习坚定新闻理想
 
“延安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祥地,来这里向新闻前辈学习,一定会更加坚定我们的新闻理想。”8月15日,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胡怀福告诉记者,此次是他第二次来延安,延安的变化让他感到非常的惊喜。

胡怀福告诉记者,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战斗和生活了13年,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了胜利。因为这些不能忘却的历史,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非同小可,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在延安举行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暨“百名社长总编红色圣地延安行”采风活动有着特殊的意义。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70多篇,参会人数达到200多人,是历届会议之最。在这个特殊日子,到延安这个特殊的地方参加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可以让我们学习新闻前辈的光荣事迹,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奋斗意识,坚定我们的新闻理想。(记者 郑鹏 刘阳)




胡晓滨:我来延安寻新闻人的根

 “上学时学习中国新闻史,我就对延安的‘新闻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次终于有机会来延安亲自看一看,寻新闻人的根。”带着这个小小的期许,上海东方城乡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晓滨于8月15日踏上了延安这片黄土地。

刚下飞机,胡晓滨一抬头就被延安“蓝”震撼了,这让她想起了前几年去西藏时的情景。从机场前往枣园宾馆的路上,她细细地打量着这个闻名已久的陌生城市:青色的马路,依山而建的窑洞,绿色的行道树、景观植物,色调或浓或淡的高楼……整个城市的色彩搭配让胡晓滨产生了良好的印象,也让她对接下来几天的“寻根之旅”愈加期待。

在当今的全媒体、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党报?现今时代,再往前走新闻还会出现怎样的趋势?这是当前众多新闻媒体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胡晓滨认为,延安日报作为延安的党报,有着独特的政治资源优势和优良的新闻传统,在新闻事业上有很多红色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同时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多听听全国各地的新闻人对媒体发展的看法,学习大家在新媒体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使新闻既有政治高度,又能在形式上让百姓喜闻乐见。(记者 高乐)




陈国良:我想和宝塔合个影
 
巍巍宝塔山,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滚滚延河水,流淌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一个只听到名字就让人倍感温暖的城市,也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中国环境记协网络媒体专委会、中国报业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副秘书长、总监陈国良说。

作为环保部的直属单位,中国环境记协主要就是为全国的“绿水青山”服务的,来到新的城市第一时间关心的当然是生态环境。陈国良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对延安的印象基本是从影像资料中得来的,以为延安沟壑纵横,遍地黄土飞扬,天空就像电视电影中战争场景里那样总是雾蒙蒙的。这次来看了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儿:延安的天很蓝,遍地青山绿草,延河水也很美,这让他很有感触。延安作为全国人民都比较关注的地方,生态环境工作搞得好,是一件很值得欣慰的事。

“这次来延安你最想做什么呢?”“我就想在宝塔山下照个相!”想了这么久,终于来到圣地延安,还看到了发展得这么好的延安,陈国良觉得很高兴。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与全国各位同仁共同探讨绿色发展新路子和新模式,为全国绿色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幸福生活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记者 高乐)




徐蓉:一定要学好延安精神
 
“原来我印象中延安是贫瘠的,没想到这么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徐蓉深有感概地说。

徐蓉说,我们乘火车过来,一路走来发现延安的枣树、苹果树非常多,山上到处都是绿色的。延安近几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成效很大,天空蔚蓝,路上很干净,这足以说明延安的城市治理效果很好。延安的底色是红色,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红色文化传统,更因为它的产业很“红”,洛川苹果就很红,我喜欢所有红色的东西,所以对接下来要去采风的点也都特别期待。

 “我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到了延安,我觉得来了延安就一定要学好延安精神,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后有机会的话带孩子一起来学习。”徐蓉表示。(记者 叶四青)




李钊:两地的交流会更加密切
 
8月15日下午,记者敲开了万花宾馆1202房间,房间的主人——甘肃省陇东报社副总编李钊热情地接待了记者。

甘肃省庆阳市与延安市接壤,子午岭一侧是延安,另一侧则是庆阳。李钊说,延安和庆阳山水相连,文化和风俗习惯相通,气候相似。现在,两地交流机会较多,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庆阳市和延安市同属于陕甘宁边区,也是革命老区,延安庆阳双方开展的合作让庆阳的红色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重视,也让延安红色文化圈进一步扩大,延安的城市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李钊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二次来延安。每次来到延安,内心总有说不出的亲切感,贺敬之的《回延安》总在心头萦绕。来了延安,既能接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洗礼,也能感受到退耕还林带来的绿色之美。延安的景是美丽的,人更热情,这里景美人更美。现在庆阳正在规划修建的高速公路,以后两地的交流会更加密切,两地百姓之间也会更加亲密。(记者 叶四青)




邓效锋:把更多本土文化、红色文化呈现给全国人民
 
“延安我来的次数还是挺多的,记得上一次来延安是去年正月十五。虽然只隔了短短一年,但再次来到革命圣地,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延安所发生的变化,这足以说明延安发展的速度之快。”8月15日,中国报业协会副秘书长邓效锋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对圣地延安的印象。

邓效锋说,延安作为中华民族的圣地和中国革命的圣地,革命旧址数不胜数,每次来延安,都会去革命旧址走一走、看一看,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说起延安的红色文化和传统美食,邓效锋不禁感慨:“这次来延安,我真切地感受到延安越来越多的红色文化正在被挖掘,延安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同时,还将不少红色剧目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些剧目让大家对延安的革命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细致的了解。此外,延安对革命旧址、展览馆和博物馆的整理、修缮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成效。延安的美食也很有特色,尤其是杂粮、小吃,虽然使用的都是一些普通的食材,但能做出“家”的味道,吃了让人感到很舒服、很想念、很踏实。1938景区给我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建设得很有特色,值得一去,希望延安把更多的本土文化、红色文化挖掘出来,呈现给全国人民。”(记者 申宇)

 


李本军:希望延安的苹果能赢得更大市场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延安,心情无比激动。这么多年了,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片圣土。”中国质检报刊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李本军说,当飞机到达延安上空时,他看到昔日的黄土高原已不再是一片片裸露的黄土地,到处都郁郁葱葱、充满活力。

从机场到城区的路途中,李本军还看到了延安新城,那里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整洁,现代气息非常浓厚,这让他感到十分震惊。

说起延安的红枣和苹果,李本军不禁竖起大拇指。他说,之前他品尝过延川的红枣、洛川的苹果,品质、口感都特别好。延安的苹果、红枣的质量和延安好的生态环境是分不开的,环境为延安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李本军表示,作为一名党的质检干部,他将会全力支持革命老区延安的经济发展,为延安苹果走向全球,占领全球苹果市场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他还将加大宣传延安绿色经济的发展和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希望延安的苹果质量水平再上新台阶,赢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消费者。(记者 申宇)
 


赵爱民:延安是一座有生机的城市
 
现任宁夏中卫新闻中心纪委书记的赵爱民是第一次来到延安。从中卫到延安车行7个小时,看着周围的景色由黄变绿,到处高楼林立,他更是感慨道:“延安是一座很有生机的城市。”

赵爱民说,之前通过照片和一些影像资料了解过延安,印象中的延安是令人向往的革命圣地,但并未想到延安的经济发展如此迅猛。此次有机会来到延安,他在途中也对延安的发展有了一些思考。他认为,延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红色旅游带动了延安的经济发展。沿途中,他发现延安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样,满是裸露的山体和灰蒙蒙的天空,映入他眼帘的是绿绿的山、蓝蓝的天、清清的水,便利的交通和穿城而过的延河更让他对延安有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此次来延安参加采风活动,赵爱民心中充满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多去一些革命旧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多一些了解。同时,他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中卫沙坡头旅游景点和城市景观,他说中卫有黄河、沙漠、绿洲,有包兰铁路,而且地处平原地带,与延安呈现出不同的自然和人文风貌,希望更多的延安人去中卫旅游,加强两地交流。(记者 马政)




赵新乐:我的寻根之行圆梦之旅
 
“延安是新中国新闻的摇篮,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上次是今年4月份来的延安,因为时间原因,没能好好了解这个城市,有些遗憾。这次的延安之行可以说是我的寻根之行、圆梦之旅。”8月15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主编赵新乐告诉记者。
赵新乐说,延安在她心目中非常神圣,就如贺敬之《回延安》中描写的一样。这次来延安,她非常兴奋和激动,延安是革命圣地,也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此次延安之行对她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洗礼。她了解到延安正在建设新区,想借此次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延安新区,了解延安几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她还要去梁家河进行学习,学习时时刻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踏踏实实为百姓办事的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运用到今后的新闻工作中去。(记者 郑鹏 刘阳)




孟庆伟:充分感受延安的魅力
 
从事多年媒体工作的孟庆伟现任山西经济日报社副总编,他认为,延安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加快了经济发展的进程,革命老区在各方面都不甘落后。

孟庆伟说,当今社会,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媒体人的需要,更是社会各界的需要。这次来到延安,感觉延安将红色文化和现代化进程结合得非常好,自己会在此次采风活动中认真地看、认真地学,把好的传统带回去,体现在党性修养和个人道德情操的提升上,把革命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他之前是通过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了解延安的,对延安的印象多停留在过去,这次在来的路上看到延安的变化,还听人介绍说延安现有人口已达到230多万,他感到非常惊奇。

孟庆伟希望在此次采风活动中,多去一些红色旅游景点,多接受一下红色文化的熏陶和党性的洗礼,充分感受延安的魅力。(记者 马政)
 


  转自:延安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