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甲醇投资“热”需要“冷”思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3-28





  日前,黑龙江省鸡西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一期)项目获备案,项目拟建设30万吨绿色甲醇工厂,总投资52亿元;中广核兴安盟20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甲醇一体化项目签约,年产绿色甲醇约80万吨,总投资160亿元……今年以来,绿色甲醇领域陆续有项目签约、备案。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甲醇受到青睐,迎来投资热潮。不过,多位受访者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当前绿色甲醇项目机遇与风险并存,投资“热”背后需要“冷”思考。


  项目相继落地


  自去年以来,一大批绿色甲醇项目加速落地,包括中广核、中国能建、国家电投等在内的能源企业以及吉利集团、中远海运、招商轮船等交通行业企业均参与其中。去年9月,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政府签订百万吨级绿色甲醇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约168亿元。同年11月,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与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在内蒙古赤峰市举行年产百万吨绿色甲醇产销一体化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今年1月,由吉利集团旗下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制造项目正式备案立项,项目总投资185.3亿元,远期规划总体形成年产1亿吨绿色低碳甲醇产能。


  “甲醇作为燃料的应用目前方兴未艾,同时它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品,也有本身内生的绿色发展需求,两个需求叠加,形成良好的需求端态势。”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最近几年,很多大型船运公司订购甲醇动力船舶,目前来看甲醇是唯一在航运业技术成熟、具备规模,并且有一定供应量的绿色燃料。未来,甲醇还可以做电制合成汽油、电制合成航煤,这些也都会驱动脱碳市场的进步。”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航运业消耗柴油约3.2亿吨,若50%的燃料由绿色甲醇替代,则绿色甲醇需求量约3.8亿吨。相较之下,当前全球甲醇产能约1.7亿吨/年,而来自生物质或绿氢生产的绿色甲醇有效产能较低。


  警惕投资风险


  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集杰看来:“当前绿色甲醇上下游市场并不对称。尽管绿色甲醇引起了航运领域的极大兴趣,但绿色甲醇上船的价格到底多少航运领域才可以接受?”以当下柴油价格约7000元/吨计算,考虑欧洲碳税为700元/吨,则缴纳碳税后,柴油价格增加到9000元/吨。


  若用绿色甲醇替代柴油,考虑到甲醇的热值,船东期望绿色甲醇的加注成本控制在3750元/吨。对于上游绿色甲醇生产端,国内资源最好的地区生产绿色甲醇成本亦需要4000元/吨,再考虑运输、港口仓储、加注等,绿色甲醇加注成本约需5000元/吨,其他地区的绿色甲醇成本更高。


  在技术层面,绿色甲醇的大规模生产技术仍待验证。


  “绿色甲醇生产包括生物质制甲醇、可再生能源制氢驱动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生物质耦合可再生能源制氢合成甲醇等技术路径。其中的生物质气化技术、规模化适应风光发电规律的制氢技术、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已完成若干工业中试,但10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绿色甲醇合成装置尚无运行案例,大规模生产技术有待示范和完善。”王集杰指出:“甲醇合成属于化工行业范畴,绿色甲醇合成亦是如此,生产的关键环节均属于化工范畴。但目前拟开展绿色甲醇生产呼声较高的企业均非化工企业,这些企业能否顺利、安全、按质按量开展相关生产业务尚存在不确定性。若擅长化工运行的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及各地方化工企业转头从事绿色甲醇合成,这些企业将面临惨烈的竞争。”


  从技术和政策上发力


  当前,绿色甲醇产业正处在发展关键期,需要更大的投资热情,也需要从技术和政策上发力。


  赵凯指出:“从生产端来看,目前生物质制绿色甲醇路线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生物质的来源,保证原料成本的可控性;对于绿电的技术路线,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电解槽的效率和寿命。从消费端来看,大规模绿色燃料的使用成本更高,需要更多支持政策。”


  赵凯建议:“企业要仔细地分析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研究成本和销售价格,保证有足够的盈利空间,实现绿色燃料可持续生产。”


  在王集杰看来:“绿色甲醇产业可借鉴电动车产业发展经验,煤电或风光发电对于电动车都一样;煤制甲醇或绿色甲醇,对于甲醇作为燃料亦无区别。可以利用既有甲醇健全产业链,待产业链完善后,再从上游进行绿色替代。”


  “绿色甲醇合成端也要加大工业生产技术验证、先行先试。目前公开报道签约、备案的绿色甲醇项目已有几十个,但仍无一个项目落地。除了市场不明朗之外,从工业中试到大规模工业生产也缺乏案例,需要资本市场对技术进行投资,先行先试。另外,需要争取国家对绿色产品的实质性政策,尤其是财政支持,推动全国性质的、全领域的有偿碳排放机制建立,这样绿色甲醇的生产才有动力和压力。”王集杰说。(记者 李玲)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