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发布《面向6G的天地一体融合网络技术白皮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2-19





  天地一体是6G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未来6G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界均高度关注。中国移动积极承担央企使命,高度重视天地一体的发展,创新构建天地一体技术体系,通过技术融合、标准融合、产业融合和业务融合,加快提升我国天地一体的产业竞争力。


  2月4日下午,中国移动举办“‘双星叩苍穹,天地共一体’——天地一体双星试验发布会”,宣布将全球首颗可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上信号处理卫星“中国移动01星”,以及搭载6G新型星载核心网“星核”系统的“星核”验证星发射入轨。


  在会议现场,中国移动还发布了包括《面向6G的天地一体融合网络技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等在内的系列创新成果。该《白皮书》针对面向6G的天地一体融合网络,提出“一体架构”“统一高效”“动态灵活”“一网多能”四大技术体系,并对天地一体融合组网的应用场景、愿景及目标、挑战和系列创新技术进行阐述。


  聚焦四大技术体系:实现“随时随地连接”


  《白皮书》以架构、空口、频率、多轨四大融合关键技术为基础,发展包含以“一体架构”、“统一高效”、“动态灵活”、“一网多能”为核心的天地一体网络技术体系,并对该技术体系中智能动态协作的新型无线组网架构、统一频率、灵活波束管理等10大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剖析,面向个人、企业及政府提供大众手机直连广域物联及应急救援保障等多场景连接服务,实现“随时随地连接”,为未来6G天地一体网络技术奠定基础。


  其中,一体架构技术包含集中和分布协同的自治网络架构和智能动态协作的新型无线组网架构。通过架构融合,实现星地覆盖、资源、调度等高效协同,最大化网络效率降低网络成本,同时实现无缝的星地切换能力,保障业务连续性和用户体验。攻关集中和分布协同的自治网终架构及智能动态协作的新型无线组网架构,打造高效、无缝的一体化网络架构。


  统一高效技术需开展统一空口、统一频率技术研究,使卫星与地面网络共用空口技术体系和框架,兼顾卫星和地面传输的差异性,最大程度实现星地网络的有机融合;充分复用蜂窝通信技术基带芯片和射频器件的研发和产业规模,从根本上解决卫星产业规模小及终端成本高的问题,缓解卫星频谱资源紧张,使卫星通信最大程度复用蜂窝产业,有利于大规模商用推广,进一步增强卫星的战略、社会和商业价值。


  动态灵活的网络资源管理技术,基于地面控制的卫星波束管理全新技术,将促进地面网络深度参与卫星资源的管理调度来提高星地协同覆盖效果,提高透明转发架构的性能,从而减少星上基站的数量,降低星座成本;基于星地智能动态协作网元,实现星地动态感知、快速交互、统筹调度、协同控制,可在降低协同复杂度的同时保障服务质量;基于高中低轨卫星的分层协作机制,可提升全局性能和建设效率。


  一网多能技术包含感知融合、算力融合、测控融合三方面。中国移动提出了以“三体四层五面”为基础的 6G 网络架构,融合了通信、感知、计算等能力。天地一体融合网络通过通信与感知融合、通信与算力融合、通信与测控融合,构建起一网多能的全球三维立体网网络。


  四大维度协同推进:加速天地一体融合技术成熟


  此外,《白皮书》认为,天地一体网络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业界已在星地融合网络技术研究上取得阶段性进展,但距离实现 6G 天地一体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白皮书》也向产业发出天地一体融合网络技术发展倡议,号召地面移动通信领域和卫星领域的产、学、研、用各界应协同起来,从技术、标准、产业、应用四方面推进面向 6G 的天地一体融合网络技术的成熟商用。


  一是技术共同攻关。以地面网络为基础,兼顾星地和地面传输的差异性,共同开展以架构、空口、频率、多轨四大融合关键技术为基础的“一体架构”、“统一高效”、“动态灵活”、“一网多能”天地一体融合网络技术体系攻关。


  二是标准共同制定。以3GPP NTN 标准演进为基础,共同制定和推动形成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统一标准,促进天地一体技术规模化发展。


  三是产业共同推进。共同构建开放健壮的融合产业生态,加速推进星地融合统一设备、一体服务能力的成熟和商用。中国移动也勇担策源地、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等国家重任,积极建设协同创新基地和天地一体化实验室,共同攻关“硬骨头”


  四是应用共同繁荣。围绕着“泛在连接”、“泛在场景”,在大众手机直连卫星行业终端直连卫星、各类应急救援保障等领域形成繁荣、开放、创新的新型应用市场。


  转自:C114通信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