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蝉联“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白酒品牌” 汾酒做对了什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26





  过去的一年,汾酒再度登上《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


  2023年12月22日,《2023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在上海发布,100个中国内地最成功的60岁以上品牌上榜。其中,汾酒以57.4分位居榜单第10位,也是白酒品牌的第3位。


  百年发展  汾酒深耕品牌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排行榜和报告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影响力。


  为了让正在创建百年品牌的企业家们了解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老品牌,2020年胡润研究院推出了第一份《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


  据悉,《2023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调研范围涵盖中国内地具有60年以上历史的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品牌,综合考察品牌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三个维度,以每个品牌的总分(满分100分)进行排名。


  在2023年上榜的百强品牌中,中药、白酒和食品行业上榜品牌数位列前三,分别有22个、16个和13个,合计占整张榜单一半。汾酒位列白酒行业第三位。


  中国白酒行业已经进入品牌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品牌建设不再是一种可选项,而是企业发展的必选项。正如胡润所说,“一个产品可能容易复制,但品牌很难复制”,品牌的价值和独特性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


  深谙此理的汾酒,深耕品牌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名酒势能、清香势能和汾酒势能,不断推动品牌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


  “文化+品质” 汾酒不断创新表达方式


  中国酒魂,活态为魂。“活态文化”是文化汾酒的一个重要标签。


  2010年,汾酒把具有6000年酿酒史、1500年名酒史、800年蒸馏酒史、300年品牌史的文化汾酒,提炼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从其悠久的酿酒历史中提炼出“报国、诚信、创新、开放、坚韧、儒雅”的汾酒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中国酒魂企业文化体系。


  近年来,通过不断活化、活用汾酒历史,汾酒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活态文化生态链。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对“文化+品质”品牌传播理念的坚守下,其也在不断创新“活态文化”的表达方式。


  汾酒利用内容营销策略,创造有趣、有情感的品牌内容,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多渠道传播矩阵,精准触达目标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汾酒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还与消费者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连接。


  线上来看,2023年山西汾酒进军北京卫视春晚,从开始到结束向观众不断展示青花汾酒,给首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年初汾酒联合抖音短视频平台发起“大家都爱汾酒”挑战赛,上线三天时间便突破2.5亿关注量;汾酒还与人民网、央视等主流媒体合作打造了“走进汾酒第一车间”系列活动,用媒体平台的力量扩大品牌声量。


  线下来看,汾酒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汾酒封藏大典”“汾酒杏花节”及“向世界表达中国品质--汾酒价值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品牌宣传活动,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汾酒IP;同时通过“汾酒文创互动艺术展”“2023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等高端、创意展会将产品直接摆到大众面前,让消费者可以触摸其外形,闻其声、辨其香、尝其味,从而近距离接触“活态文化”。


  有业内人士认为,品质为本、文化为魂、创新为先,汾酒就这样走在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的道路上。未来,汾酒的品牌价值必将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高举文化旗帜 汾酒引领清香大时代


  调研机构尼尔森数据显示,2020-2022年,清香型白酒在全国商超渠道白酒销售额的份额分别为7.7%、8.5%、10.2%,表明清香型白酒市场正在加速增长。


  汾酒作为大清香品类的“擎旗者”,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引领清香大时代。


  2023年前三季度,汾酒实现营收267.44亿元,同比增长20.78%;净利94.31亿元,同比增长32.68%,均已超过2022年全年成绩。“汾酒速度”再一次让人眼前一亮。


  有业内人士提到,作为独占清香型的龙头,汾酒具备显著的差异化,品牌的市场区隔非常明显。显然,品牌力的构筑,是其实现快速突破的底层支撑。


  “汾酒以增强势能为第一目标,营收为第二目标,只要保持高势能,汾酒增长能够实现持久健康。”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表示,经营汾酒就是经营势能,要坚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稳住节奏、深挖潜力、强化势能、做好自己。


  而品牌文化建设正是汾酒加速发展的落脚点和着力点,通过不断强化品牌文化的建设,汾酒将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汾文)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