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烟草创新实施“134”工程,纵深推进清廉企业建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2-01





2023年以来,岳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聚焦“清廉烟草”建设,创新实施“134”工程,以务实举措弘扬廉洁之风、锻铸清廉铁军。

“一廉家访”搭建监督“廉心桥”

1706758938485137.png

岳阳县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讲述家风专题廉政党课

“感谢您对小荣工作的大力支持,家里有什么困难,对我们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提出来。同时,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近日,岳阳县局(分公司)客服务党支部支部书记到党员家中开展家访,与干部家属面对面拉家常、说廉洁、聊家风。

为全面了解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家庭和家风建设等情况,强化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岳阳县局(分公司)开展廉政家访活动。家访之前,制定家访方案,以实地走访为主,线上家访为辅的方式,推动家访全覆盖。家访过程中,以“拉家常”“话冷暖”等方式,与干部及其家属促膝谈心,着重了解干部家庭情况、积极听取干部家属对烟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家访有实效。家访结束后,集中梳理汇总走访情况,并及时请示报告和研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了解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筑牢干部职工廉洁从政的家庭防线。

与此同时,岳阳县局(分公司)以家庭、家教、家风为立足点,讲述家风廉政党课,连续第37年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比,以清廉家风带动清廉企风,有袁诚等3名同志家庭被评为县“五好文明家庭”,胡平同志被评为县道德模范,肖庆珍同志被评为全国“烟草行业离退休先进个人”,岳阳县烟草“全国文明单位”招牌的底色更加耀眼。

“三廉制度”筑牢自律“廉防线”

1706758966229240.png

岳阳县烟草纪检组长到卷烟零售客户店中了解一线员工工作情况

“客户经理在你们店里有没有吃拿卡要行为?”“办证的时候工作人员有没有为难你们?”“稽查员在市场检查的时候是否存在不规范行为”……近日,岳阳县局(分公司)一线督查小组走访辖区部分卷烟零售客户。

随着清廉单位建设深入推进,岳阳县局(分公司)把监督执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构建“由表及里、由外向内”的廉洁“三查”机制。严厉督查。建立一线人员全方位督查制度,成立由纪检组长为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纪检监察室人员为成员的一线督查小组,每月对专卖人员、客户经理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防“蝇贪微腐”行为,营造廉洁干事氛围。严格互查。落实组织生活会制度,与支部党员、零售客户开展“一对一”廉心谈话,做到真诚谈、善意谈;开展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让互督、互查、互警、互醒成常态。严肃自查。成立整改小组,针对规范经营、证件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对业务工作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和风险排查,有效堵塞漏洞,防范“微腐败”。

“养成清廉习惯,一方面靠思想自觉,另一方面靠外部监督,这两个方面我们都没有忽略。“三查”机制一方面传导压力,让广大干部职工明白伸手必被捉、违反纪律必被查处的道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保护机制,避免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误入歧途。”岳阳县局(分公司)纪检组长胡钟宇说道。

“四廉文化”激发基层“廉活力”

1706758997904472.png

岳阳县烟草办公楼廉洁文化长廊

一句句廉洁格言摆放在办公桌上,一个个清廉故事展示在文化长廊,一本本清廉手册互相传阅,一封封廉洁家书抵达干部职工亲属手中……这些场景是岳阳县局(分公司)纵深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缩影。

走进岳阳县局(分公司)机关,时刻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

“一开始我对廉洁文化不太了解,以为廉洁不过是一种行为。后来,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廉洁文化建设活动,我对廉洁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党史中的廉洁故事,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入党积极分子冯亚辉说道。

近年来,岳阳县局(分公司)探索推进“四个一”廉洁文化建设。“四个一”即开展一次“清廉传承说”分享会、举办一次清廉演讲比赛、打造一条清廉文化长廊、征集一批清廉感悟心得,营造浓厚的廉洁氛围。

同时,岳阳县局(分公司)利用单位楼道、庭院和地方廉政教育基地等场所,拓宽廉政文化宣传阵地,打造清廉文化长廊2个、宣传窗3个,制作清廉微视频2个、廉政桌牌31个,发放致干部职工家属的廉洁信30余份,让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对廉洁文化的传播,岳阳县局(分公司)不局限于干部职工,还向零售客户等群体延伸。分别在客户服务接待室和公田服务站设置清廉活动室,定期开展廉洁论坛、面对面交流等活动。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持续厚植廉洁文化、擦亮清廉底色,推进清廉烟草建设在基层走深走实。”岳阳县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徐海彦表示。(岳阳县烟草专卖局  陈畅)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