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鼎:红色薪火相传 公益爱心永续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07





李锋,福鼎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福鼎市副食品行业商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福鼎市篮球协会名誉副会长,太原市福建福鼎商会会长,福鼎市诚信促进会会员,福鼎市慈善总工会爱心企业代表,福鼎市现代终端卷烟零售客户。

李峰及其爱人董巧云女士的部分荣誉奖状。何晶晶摄

他经营的福鼎市复鼎贸易商行位于素有“福建美食一条街”称号的福建省福鼎市石湖海鲜街上,这里满是人间烟火气,街道上只见人头攒动,顾客盈门,好不热闹。走进李锋的店内,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那满墙的证书、奖杯和荣誉证书。它们仿佛是一部部无声的传记,默默讲述着店主十余年来的生意经验和公益之路,更是店主辛勤努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象征,不免让人对店主的坚持与奉献心生敬意。

他白手起家、敬老爱老、扶残助弱、爱心助学、深耕公益,这十年他先后荣获“宁德市热心支持闽东篮球事业贡献奖”“福鼎市爱心企业”“福鼎市资助困难学生爱心人士”等荣誉称号。

李锋出生于闽东重点革命老区根据地之一的福建省福鼎市贯岭镇文洋村,从小就听长辈讲述他太爷爷(革命烈士)李少山的事迹。作为革命烈士后代的他,总是希望可以把太爷爷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因此在他28岁顺利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爱心公益事业。

2014年,由于事业刚起步,李锋赚到的钱还不多,但他积极联系福鼎市慈善总工会等相关机构,深入福鼎市敬老院、福鼎市康复中心,定期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送米、油、牛奶等爱心物资,义务帮助老人们测量血压、修剪指甲,打扫卫生,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温暖和关怀,为许多残障人士和残疾家庭雪中送炭、纾困解难。这十年,李锋个人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社会弱势群体捐款捐物就有50余万元。

作为体育爱好者的他,还积极响应政府全民健身号召,关注当地体育赛事和活动,先后为市级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马拉松、划龙舟等赛事提供赞助资金与资源,累计赞助各类大大小小的健身赛事活动百余场,为群众健身活动出资献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感,全力支持福鼎当地的体育事业发展。

2022年5月,李锋赞助宁德市首届草根篮球赛联赛(福鼎赛区)暨福鼎市z级篮球俱乐部联赛,何晶晶供图。

2021年,李锋申请办理了烟草专卖许可证。在得知福鼎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正在做“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他主动联系客户经理,要求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一起为困难零售客户办实事、办好事。“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你们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正合我意,没想到在我的公益路上又多了你们这群好伙伴!”李锋一边回忆当时加入烟草志愿服务队的情形,一边兴奋地说着。

三年来,他与福鼎市局(分公司)共同组织福鼎市副食品行业商会会员、党员零售客户,开展慰问困难客户、养老院献爱心、阳光助学、文明城市创建等公益活动30余场次。每年春节前都会与福鼎市局(分公司)走访慰问困难客户和孤寡老人;每年春运、国庆小长假期间,都雷打不动地前往福鼎市动车站派出所开展慰问活动。为民警们送去水、油、米等爱心物资,感谢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节日期间始终坚守一线守护万家平安团圆。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公益道路上我遇到了福鼎市局(分公司)这群志同道合的人。让我对公益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有了更多开展公益的渠道。”李锋激动地说着。“从我认识他以来,这三年间,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似乎他身上有用不完的劲,有做不完的公益事业。”福鼎市局(分公司)客户经理谢海燕感慨道。

“李锋,从2012年跟我结婚后,告诉我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无条件支持他的公益事业。他的想法我最了解,所以这几年我也默默地跟着他一起投身到爱心公益事业。” 李锋的爱人董巧云在一旁甜甜的笑着说,“小时候,李锋热爱运动,特别爱打篮球,但当时山村里的学校体育设施比较有限,他打趣说自己每打一场球都得吃一嘴土灰。2013年,当我们生为人父人母后,便决定一定要为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这样,李锋的善行善举潜移默化地打动着身边的人,他的爱人董巧云在他的带动下也加入到爱心公益事业中。

李锋协福鼎市桐城商会会员前往实验小学潮音岛校区慰问困难学生,何晶晶供图。

在福鼎市慈善总工会、福鼎市局(分公司)、福鼎市桐城街道富民社区等组织的牵头下,李锋夫妻俩从2013年开始先后资助福鼎市实验小学潮音岛校区、福鼎市流美中心小学、福鼎市城西小学等七所学校。每年以个人名义为福鼎市当地多个学校的贫困生资助教育费用,为有硬件设施需求的学校资助建设基金等,全心身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做出努力。

李锋总是说,自己作为革命烈士后代,也深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下,他希望自己可以用红色的激情去拥抱时代、拥抱事业、拥抱人生,将为民办事放在心中,把社会责任落到实处。用红色血脉凝聚力量,号召更多人做实事,帮助身边更多的人。(作者:何晶晶)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