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年陪伴国人健身,威尔仕坚守高品质健身服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07





从年轻人为养生修心纷纷练起八段锦,到“村超”热、路跑热、冰雪热、户外热成全民热议,特别是今年贺岁影片《热辣滚烫》热映,让“燃烧脂肪”“运动健身”受到全民热捧。与此同时,伴随着健身需求的增长,依托社交媒体的各种新型健身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相比传统健身房,这些健身赛道上近些年才成长起来的“新贵”以生活化健身、社交型运动为特征,形式内容更加灵活且多元化,对行业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这一背景下,以较早进入健身领域的威尔仕健身(下称“威尔仕”)为代表的“传统老店”如何应对?当下能否抓住“全民健身”这一风口且在做好“去哪儿健身”这篇大文章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健身服务?都是值得行业企业思考的问题。

受益时代发展,威尔仕二十余年陪伴国人健身

回顾过去近三十年的发展,受益于国民生活水平与健身意识的逐渐提升,健身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发展。中泰证券引用灼识咨询报告称,中国健身市场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1年的7866亿元增至2026年147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3.5%。

另据《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截至2023年12月,全国线下付费健身会员已达6975万人,上课会籍会员(活跃会员)月均到店锻炼次数达到4.41次。从消费层次来看,26至35岁的消费者是目前健身消费的主要人群,占全国健身消费者人数的41.01%,其次是36至50岁的中年人,占比为27.04%。值得关注的是,50岁以上老年群体的健身消费人数占比相较于2022年上涨1.8%,更多老年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选择进入到健身消费市场。

在整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行业企业也不断茁壮成长。以中国最早一批也是最大的健身连锁品牌威尔仕为例,自1996年在上海番禺路开设第一家店以来,过去28年里见证了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威尔仕正式开启全国直营模式;2011年创立子品牌“W Fitness”;2017年伴随着第一家vip门店开业,威尔仕全国直营门店突破100家,逐渐占据了行业领军者的地位。

近几年威尔仕发展更为迅速,截至2021年,威尔仕现金收入已达20亿元,累计会员130万。门店方面,截至目前威尔仕健身已覆盖全国9个城市,全国直营门店超150家,近年来还陆续在浦东新区碧云尊邸、长宁区长宁国际、长宁来福士、莘庄仲盛等高档住宅区扎根,开设门店,除了W Fitness 外,Will's VIP、Will’s健身等多个子品牌,旗下拥有数千名专业教练,二十多年来,已为100万个家庭带去运动健康服务,累计服务会员500万⼈次。

行业洗牌赛道多元化,威尔仕坚守高品质健身服务

眼下,随着线上兴起的“云健身”等健身新模式,虽然健身赛道依然火爆,但行业内部正在经历结构性的变化。据上述《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2023年主流城市(含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健身俱乐部平均增长率为5.13%,倒闭率为14.07%,净增率为-8.94%。2023年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俱乐部单店月均收入为40.2万元,相比2022年下滑12.42%,相比2019年月均53.6万元减少25%。面对国内健身行业正在经历赛道多元化、优胜劣汰及深度“洗牌”的这一发展历程,谁能最终脱颖而出,考验的是健身企业的品质与服务。

威尔仕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发展,威尔仕立足于健康产业,秉承健身这一简单理念的初衷始终不会变。在此基础上,威尔仕还力求把健康理念渗透到会员的工作及生活当中,做“全家人的运动主场”,让强身健体变成中国家庭生活方式。

譬如,针对社交网络时代兴起的“运动社交”风潮,威尔仕从2022年就开始自建团操体系,目前已开设包括莱美系列、搏击、燃脂、瑜伽、ZUMBA等20多种课程类型,多达200种课程SKU,给会员更多样的选择。同时为应对迎合游泳大众化风潮,开设十万节游泳课;面对日益增长的青少年健身消费需求,开设了青少儿体适能课程。

在提升对团操课品质与种类把控的同时,威尔仕还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专业教练团队,拥有国际认证授权教练达1000多人,此外还包括数十名莱美展示者和培训师。谈到对这些教练的印象,健身爱好者肚肚称:“我的教练觉得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每次的课程安排都会根据个人的状态进行调整,让我在锻炼中既不会感到过度疲惫,又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望未来,威尔仕方面称,将持续夯实高端定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卓越的会员体验,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同时坚持为中国健身市场,培养并输送专业的教练及管理人才。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