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小苹果成就乡村振兴大产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14





5月10至12日,以“品牌,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的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盛大举办。 

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是由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指导,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国家品牌网联合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知名企业及地方政府、海外媒体、全球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的代表4000余人齐聚一堂,聚焦全球品牌话题、汇聚全球品牌观点、发出全球品牌声音。

5月12日,在浙江德清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了2024《中国品牌十年路》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下午的“乡村振兴·地标名品”主题推介环节,与会嘉宾就农业品牌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供应链产业链建设如何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产品的区域优势如何转化为品牌优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乡村振兴·地标名品”行动中,各地市县纷纷积极响应,涌现了一批在产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县域、地区和企业,为表彰他们的探索成就,发布会上同时举行了颁发“中国品牌十年路典型案例”仪式。

作为入选代表之一,在“地理标志品牌政府代表发言”环节,中共静宁县委副书记杨军红发表了讲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昨天刚结束的《2024中国品牌价值信息》发布中,静宁苹果在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中更是名列前茅,位居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第17位。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北纬35°,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被原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培区”,种植土壤以黄绵土为主,有机质含量比较高,肥力充足。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吃苦耐劳的静宁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40年谋一“果”,在静宁大地上书写了苹果产业从零星种植、示范推广,到规模扩张、集群发展的华丽转变。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认证“三品一标”、ISO、GAP等基地69.4万亩,2023年苹果总产量达到106.8万吨,实现产值70.5亿元,人均果品收入8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以上。

静宁苹果个大形正、果面光洁、质细汁多、酸甜适度,硬度强、耐储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5%、可溶性糖9.88%、糖酸比平均36.59,较国内其他产区平均值分别高出8.3%、31.2%和29%,这些使得我们静宁苹果香味浓郁、口感脆甜;香气主要成分里面,己酸乙酯含量0.05㎎/㎏,较国内其他产区高40%,果实硬度9.15㎏/cm2,较国内其他产区高11.6%。这些优渥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造就了静宁苹果“秀外慧中、生态天然”的独特品质,商品果地头收购价连续18年领跑全国。

杨军红表示,静宁苹果已经成为甘肃省“甘味”农产品的头号代表,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驰名商标等8张国家级名片和“中华名果”等18项大奖,品牌价值达到170.09亿元,进入首批中国100个地理标志受欧盟保护名单,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位列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苹果类第3位,静宁县被纳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苹果产业集群项目区。

杨军红指出,依托苹果产业,静宁人民成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近20万贫困人口依靠苹果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真正成为静宁人民的“脱贫果”“致富果”“幸福果”。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全县现有贮藏包装、物流运输、生产服务等关联企业161家,年贮藏能力65万吨,加工转化能力15万吨,开发生产了果汁、果脆等果品精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静宁建成全省首批“苹果期货交割库”,静宁苹果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果品出口欧盟、中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到22亿元。2022年,静宁苹果搭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到达南极,成为国内首个“登陆”南极的苹果。同时,电子商务、文化旅游、采摘体验等新型业态逐渐兴起,“一业主导、三产融合、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千帆竞发风正顺,乘风破浪启新程。“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我们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依托黄土高原核心产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坚持品种、品质、品牌“三品”齐抓,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打造,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三化”并进,把静宁建成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加工基地和中国苹果大数据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展示展销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国际交易结算中心、物流电商配送中心“一基地六中心”,聚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真正把静宁苹果产业锻造成富农带农、兴业联业、以农促工的生态产业、支柱产业,努力走好绿色有机循环、质量效益兼备、富民强县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最后,杨军红诚挚邀请大家到“中国苹果之乡”—静宁,共谋发展良策,共享发展成果,共赏发展美景!


  转自:中国国家品牌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