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湖南省衡南县茶市镇怡海村农耕博物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14





“路就在我们自己脚下”——探访湖南省衡南县茶市镇怡海村农耕博物馆

  (怡海农耕博物馆)


  耒水柔波揽入怀,白墙黛瓦映葱茏。近日,走进湖南省衡南县茶市镇怡海村,百亩荷塘中,碧绿的荷叶随风摇曳;温室大棚里,各色水果长势喜人,放眼田园,处处孕育着希望。


  从“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到“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再到“湖南省文明村”,如果说流淌在血脉中的农耕文化基因,赋予了怡海村生生不息的力量,那么坐落于村中的农耕博物馆,则在无声中讲述着怡海村的发展变迁。


  怡海农耕博物馆建成于2020年,收藏有村民捐赠的水车、独轮车、石磨、犁、锄、手摇纺纱机、马灯、鼻烟壶等旧农耕农具、民俗物件千余件。


  沿着通往博物馆的村路一路前行,道路两旁的宣传栏上讲述着农耕文化由来、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故事。道路尽头,一座掩映在参天古樟下的建筑,便是怡海农耕博物馆。


  站在馆前空地望去,灰砖、青瓦、白墙,石狮、砖雕、木窗……博物馆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传递着历史的浑朴与厚重。推开木门,时光仿佛在眼前倒流,铁犁、石磨、收音机等一个个老物件,诉说着村民深厚的乡土情愫,镌刻下一路奋斗的艰辛。


  在博物馆陈列的诸多器物里,一辆以往农村中常见的独轮车静静伫立在展厅一角。尽管车子如今已显陈旧,木质的车身上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但从那依旧坚固的车轮上,似乎仍能看到它曾经压过的辙、走过的路。

  (博物馆展出的独轮车)


  村里的老人说,怡海村临水易涝,过去除了种些水稻,没有别的好营生。那时村民收获了粮食,就用这独轮车碾过崎岖的山坡,蹚过泥泞的小路,运到镇上的集市换取一些日用品。


  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来,村里的后生总忍不住想看看河的下游是什么、山的那头有什么,他们的爹娘就用这独轮车推着行囊,将怀揣着梦想的孩子送出村子。


  或许是这独轮车的辙太过深刻,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留守的村民只习惯在这祖祖辈辈留下的辙里辛勤劳作。然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终让怡海村人冲出了这道辙印,传统的农耕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怡海村就守着绿水青山,不必叩问路在何方,路就在我们自己脚下。”现任怡海村党支部书记的罗开衡7年前从浙江省安吉县考察回来,对怡海村的产业发展之路有了新的想法。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怡海村搭起了蔬果大棚,村民们学起新技术、用起新农具,种植的红心火龙果、阳光玫瑰葡萄等农产品,成为畅销货。


  在农耕博物馆靠墙处,一架似装甲车履带的木制器具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同行的村民罗三元介绍,这是早年间耕种水田时使用的水车。


  “过去种田浇地全靠这个水车,使用的时候需要两个壮劳力像踩单车一样,不间断地用劲踩这个踏板,才能带动水车把河水引到渠里,可辛苦哩。”罗三元回忆道。


  怡海村地处耒水河畔,地缘上的这一特点,曾因设施缺乏和产业规划不足,成为当地村民汛期时的一块心病。


  “这片土地靠近河边,十多年前因为反复被淹变成了水毁田,不得已只能撂荒。2018年我们对土地进行了集中流转,并投入资金将其改造成近千亩龙虾、鳜鱼养殖基地,同时还种植了200余亩的湘莲。”走出博物馆,来到村外一处人工湖畔,罗开衡说道。


  随着村内各项产业的发展,新时代的怡海村换了新颜、添了新业,越来越多曾经在外奔波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怡海湘村636便民店”的“00后”店主江友旺便是其中之一。


  曾经,江友旺一边向往城市繁华,一边踯躅于是否为一个难以确定的未来而漂泊他乡。当他发现,如今的怡海村已不再是那个闭塞、落后的农耕村落,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乡村时,他终于不再犹豫。


  这几年,返乡的江友旺不仅在衡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支持下,将自己的店铺升级成全县第一家“湘村636”加盟终端,还参加了衡阳烟草与南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同航·创客中心”进修班,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湘村主播”。


  他在做好店铺日常经营的同时,用真诚的直播推介“引客来”,助力怡海村成为衡阳周边游的热门目的地,还为村内和周边农特产品打开了线上直销渠道,让怡海村“农文旅”融合乘上了“流量”的东风。


  从“独轮车时代”人往村外走,到“数字经济时代”返乡把业创,从架着水车靠天吃饭,到修起湖泊鱼虾满塘,再次回到农耕博物馆,那挂在墙上的斗笠、蓑衣,摆放在墙边的牛套、爬犁以及展架上的竹篓、马灯等一个个老物件已成了历史的印记。伴随着乡村振兴嘹亮的号角,今天的怡海村正经历着新时代的乡村巨变……(丁启明 曹亚丽 高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