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烟草:“一领双融”激发乡村振兴“鲜”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12





  “感谢河源烟草的帮助,我的小店美了,收入高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河源市上村村的村民罗谭清笑呵呵地说道。近年来,河源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河源烟草”)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大局,认真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打造党旗飘、乡村美、产业旺的新时代农村凝聚合力,探索“一领双融”工作模式,以实际行动擦亮粤烟“卓美·万绿情”公益品牌形象。

  党建引领,党旗飘得更加“鲜艳”

  在风景秀丽的上村村,红旗、红色标语、红色故事墙绘……随处可见的红色元素,彰显着这座“红色村”的光荣历史,绿意融融、生机勃勃的景象,让过往游客驻足停留。然而,虽然不少村民发现了红色资源下蕴含的“商机”,却始终找不到强化经营的突破口。

  “我们上村村是革命先烈罗焕荣的故乡。”罗谭清在村口经营便民小店,过去他的顾客常是本村村民,自从村里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后,当前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于是,他在河源烟草振兴帮扶队的提醒和帮助下,对店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造。

  为解决农村零售商户经营困境,河源烟草通过大力开展“党员+”帮扶行动,组建了“政企党员标兵”、“新农网创业带头人”两支振兴帮扶队,建立“一户一档”档案卡,通过建模分析,找出农村零售商户在经营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短板弱项,制定科学的指导方案,以终端形象、经营水平、数字化能力的“三维提升”为突破口,解决商户想改不会改、着急没人手等问题,帮助农村零售商户实现“三转”(即转变经营理念、转变经营形象、转变经营方式)。

  服务品牌“融”入地方建设,产业旺得更加“鲜活”

  “鹰嘴桃要是没有商家上门收,我们只能亲自完成采摘、包装,再带到周边城区去售卖,这样不仅成本相对较高,而且由于运输时效,难以保证新鲜”上坪镇果农向帮扶队员诉苦道。农户文化程度不高,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拓宽销路几乎难以做到,农产品铺货难、销路窄一直都是农村商户的“老大难”问题。

  对此,河源烟草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新农人协会、深河E家等共商共建,组建产业发展联盟,合力打造“万绿情”乡村振兴服务品牌,线上坚持“资源融合、渠道共享”的新零售理念,将全市农产品代表企业接入“万绿情”平台,以铺设虚拟货架搭建农产品到消费者的“高速公路”,同时,携手多家单位部门,通过“万绿甄选”助农直播公益活动,让手机屏幕成为宣传农特产品的重要窗口,为广大消费者和零售商户提供农产品线上零售和批发服务;线下加强农网建设,让全市一万五千家烟草零售商均成为特色农产“代言人”与经销商,有力破解了农产市场端铺货难题,形成农产经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自我循环的动力机制。

  该平台一头连着河源本土供应商,保障产品的优质;另一头连着市民的购物篮,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切实助力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

  企业责任“融”入地方建设,乡村美得更加“鲜明”

  河源烟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锚定对口帮扶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对口帮扶村镇人居环境整治、道路整治和亮化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党建设施建设等项目,着力解决农村环境差、行路难等问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在东源县柳城镇,河源烟草协助下坝村,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打造全省最大的无人智慧农场,成功突破了无人农场关键技术,实现耕、种、管、收等环节全覆盖。2024年,无人智慧农产以“纪念袁隆平”稻田画为主,带动周边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河源烟草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38.75万元,连续十二年积极参与“6·30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捐款,累计达221.38万元。2024年,荣获2023年度“河源市广东扶贫济困万绿杯”,对口帮扶点柳城镇下坝村获评“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培育典型村”“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廖浩然、李子灏)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