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开始的蜕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13





  在河南中烟南阳卷烟厂动力车间的综合现场、创新工作室、能源管理中心,始终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个子不高,略显腼腆,但他目光坚韧,敢想敢做,是大家公认的“拼命三郎”,他就是青年职工——洪建。作为“95”后的青年学生,他从最初对技术领域的陌生与迷茫,逐渐蜕变为设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以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步伐,燃烧着内心的“青春之火”。

  初出茅庐,勤劳汗水浇灌梦想之花

  2019年,洪建进入南阳卷烟厂工作,根据动力车间“大学生萤火虫计划”,他被分至车间维修班从事电修工作,专业不对口、实践无基础……种种问题让这位职场小白感觉无从下手。

  面对他的困惑,电修组组长吴建伟安慰他:“你先主攻理论,把高压电工证、低压电工证拿下,学累了换换‘脑子’,跟我们一起去现场干活,看我们如何实操。”洪建虽然不善言辞,但是他把这话都牢记在心。

  对技术的零认知并未让他因此气馁,相反,他凭借着一股不屈不挠的韧劲,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平日里他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将每一个难题都视为自己成长的基石。车间组织高、低压电工取证,他积极报名,连续数月的个人自学,他一举拿下高低压“双证”。

  有了资质,便可持证上岗。可理论过关,实践又成了“难题”,他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所以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和实践的机会,白天,他是师傅身后那默默跟随的“影子”,每当师傅到现场作业,他总是如影随行,细致观察,生怕漏了任何一个环节,并且一边看一边在本子上作记录,同时,还细心地将日常遇到的各类故障状况进行梳理与总结,把这份宝贵的经验编制成属于自己的“电气秘籍”;晚上,大家都下班了,洪建却常常加班加点,利用工作室电气实训平台,自主开展模拟接线、模拟编程,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气原理的理解应用。

图为洪建(左一)与工作室成员进行技术研讨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磨练中,洪建的业务技能突飞猛进,无论是日常的维护保养还是低压电柜突发故障的抢修,洪建都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他的成长和进步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很快就成为了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勇于创新,持之以恒探寻设备奥秘

  电气维修工只是洪建多面才华的冰山一角,他的第二重身份则是“六西格玛大咖”。

  2020年,洪建勇挑种人,接手车间六西格玛项目——《降低锅炉除氧系统蒸汽消耗》,他深知这项课题的重要性,主动找到前辈们学习六西格玛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论。他几乎将整个人的身心都投入到其中,围绕降低锅炉除氧单相消耗、提高能源回收利用率、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等工作,默默在锅炉现场,对锅炉近几年的能耗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从中找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

图为洪建在设备机房解决疑难问题

  开始的过程并不顺利,数据量大且复杂,各种变量交织在一起,使得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其他维修工作不同,开展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不能用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来形容,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洪建对六西格玛课题有着这样的感受和看法。

  创新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洪建和他的团队却始终不退缩。项目组成员根据前期测量系统分析、PFMEA分析以及能耗数据分析,针对锅炉蒸汽消耗现状,对锅炉排污罐进行改造,实现蒸汽回收利用,有效降低了锅炉蒸汽除氧单箱消耗,以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该课题也于2021年一举荣获国家示范级成果。

  此后的工作里,洪建与他的团队成员一路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连续三年在六西格玛领域里荣获国家示范级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担当有为,敢想敢试破解技术难题

  洪建不仅是一名技术精湛的维修工和创新者,更是一名有担当的团队成员。他热忱地投身于孙轶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之中,引领团队进行技术革新和精益管理的深度探索。

  “哪里需要改进,我们就往哪里钻研。”洪建时常自省,“现有的技术是不是已经达到最优,还有没有改善的空间?”这种“钻牛角尖”的工作劲头为他打开了新天地。

  当前,数字化应用正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和核心驱动力。针对动力车间能管中心数字化管理提升,洪建与工作室成员以能源系统的“驾驶舱”为切入点,对数据采集、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通过搭建特种设备安全监测和测量设备安全监测“双模块”,实时进行能源测算、预警,全面提升能源管理系统平台的智能化管控水平。

  除此之外,他常常主动投身于技术攻关与难题破解中,充分利用工作室的“云平台”作为桥梁,组织并参与各种技术交流与线上研讨会活动,积极分享经验、交流思想,以此不断推动技术改进和问题解决。

  光阴有限,托付山长水远,青春无限,奉献雨露春风。翻看洪建的荣誉清单,国家级荣誉5项、省级荣誉12项、专利成果9项、技术革新10项……这些荣誉就如同繁星点点,是对他专业能力和卓越贡献的肯定,也是对他持续创新和不懈努力的最好褒奖。(贾泺琳  刘正果)


  转自:中企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