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维化工黄勇:从操作工到“新八级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10





  18岁,黄勇被分配到川维厂(2017年更名为川维化工),在聚乙烯醇车间醇解工序工作。那个年代,“八级工”是有着明星效应的工人群体。年轻的黄勇,也想当个“八级工”。


  2022年,国家推出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2023年,52岁的黄勇被评为重庆市首批“首席技师”,成为“新八级工”,梦想成真!


  这一路,黄勇走了34年。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以天然气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从服装面料、纸张,到医用人工泪液、洗衣凝珠等,PVA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醇解工序就是把液体原料变成符合要求的PVA颗粒产品。说起来简单,可现实是,川维化工的PVA产品从开始的单一品种已经发展到100多个牌号。定制化生产是川维化工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意味着要熟练掌握工艺流程,以灵活应对100多种工艺调节。


  黄勇参与了绝大多数新品的研发生产。


  “刚参加工作时,我经常看到师傅们汗流浃背,在现场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黄勇说,由于工序变化多,设备管道容易堵塞,清扫作业和开停车频繁,醇解工序可以说是装置区最苦、最累的。


  但在一向低调、沉稳的黄勇看来,问题多,也意味着进步空间大。


  年轻时,他总爱在装置里“打转”,遇到问题就反复请教。工作之余,他还自学工艺原理和机电仪知识,寻找导致设备故障的原因。很快,他成为装置里的“多面手”。


  聚乙烯醇装置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长周期运行。建厂初期,生产线是为生产维尼纶而设,旧工艺不适用多品种生产。黄勇带领团队不停地对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每一次新品的工业化试生产,大家总能在现场、控制室看到他的身影。试生产前期反应不稳定的时候,他总要24小时值守。在大家长期的精心维护下,装置实现200多天稳定生产。这项技术创新每年可为企业增效3000多万元,也大幅降低了醇解工序员工的劳动强度。


  从初入职场至今,黄勇一直保持着手写笔记的习惯。一摞摞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几十个新品牌号的转产、优化条件,也记录着他思考的点滴。30多年的现场历练,让黄勇成为一个行走的“质量检测仪”,在醇解机旁边,用手指捏一下反应物料,就能大致判断出物料的反应程度,醇解度是偏高还是偏低。黄勇慷慨地拿出这些宝贵的经验与青年员工分享,希望能提升全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做事要用心,做人要用情,爱岗要敬业,蓝领也能成才!”这是黄勇给徒弟们上的必修课,也是他一直坚持走下去的路。(肖越)


  转自:中国石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