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储关键期 钢材价格偏强运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08





  2023年12月份钢材价格表现偏强,主要是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期的支撑,在需求不及预期后出现短暂回落,此后在原料成本支撑和冬储的带动下再次走强。


  进入2024年1月份后,又有哪些因素会给钢材价格带来影响呢?


  房地产需求无亮点 持续关注冬储情况


  随着天气转冷,户外施工受到明显影响,此时已进入建筑钢材需求的传统淡季。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8日当周(12月22日—28日,下同),螺纹钢表观需求量为220.01万吨,周环比下降17.98万吨,同比下降26.66万吨。螺纹钢的表观需求量自2023年11月份起持续下滑,在下半年长时间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


  进一步观察房地产数据,无论是前端的拿地和新开工,还是中端的施工,抑或是后端的销售和待售等,各项数据仍然偏弱。笔者认为房地产需求在短期内难有起色。今年农历春节的时间在2月份,按照惯例,全面的复产复工要等到农历正月十五之后,那么如果房地产有新项目,至少也要到2月下旬至3月上旬才能正式启动。因此,从时间周期来看,今年1月、2月份房地产需求无亮点。


  每年的12月份至春节前是冬储阶段,现阶段的冬储反应一般。一是今年农历春节时间较晚,如果从2023年12月中旬算起,到2024年2月中下旬有3个月时间,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二是2023年第4季度钢价持续走高,目前按照螺纹钢和热轧卷板超过4000元/吨的价格进行冬储,钢贸商面临的资金压力较大。三是在钢材高产量的背景下,春节后需求的修复速度缓慢,进行大量冬储的意义不大。根据市场的不完全统计,河北省的14家钢贸商和次级终端贸易商表示,有4家主动冬储,其余10家被动冬储。这说明在钢价偏高、未来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商家的冬储态度偏谨慎。1月份是冬储关键期,冬储情况将是市场交易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重点关注。


  短期粗钢产量稳中有降 2023年粗钢产量估计同比微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7609.9万吨,同比增长0.4%。2023年1月—11月份中国粗钢累计产量为95214万吨,同比增长1.5%。以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笔者认为2023年粗钢产量大概率略超过2022年。


  具体到各品种,截至2023年12月28日当周(12月22日—28日,下同),螺纹钢产量为251.84万吨,周环比下降9.66万吨,同比下降19.79万吨;热轧卷板产量为316.98万吨,周环比上升0.09万吨,同比上升7.95万吨。2023年大部分时间螺纹钢产量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而热轧卷板产量偏高。


  一方面,房地产全年延续弱势,尤其是新开工和施工端数据长期偏弱,不利于建筑钢材需求释放;另一方面,2023年制造业表现强劲,汽车、家电、造船运行良好且有望创历史新高。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有望突破3000万辆,销量有望突破2888万辆;三大白色家电(洗衣机、冰箱、空调)产量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造船的完工订单、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制造业的回升有力提振了板材需求。


  随着天气转冷,近期多个北方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部分钢厂出现停产检修情况。考虑到季节性气候对建筑施工和制造业的影响不同,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螺纹钢产量或进一步下降,热轧卷板产量持平或微增。


  螺纹钢进入累库周期 热轧卷板延续去库存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8日当周,螺纹钢总库存为591.16万吨,周环比上升31.83万吨,同比上升22.16万吨。这已经是螺纹钢库存连续第5周上升,说明螺纹钢已经进入累库周期。但从全年来看,螺纹钢库存压力不大,整体库存水平偏低,对钢价形成承托作用。且近两年库存峰值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没有出现疫情时库存水平过高的情况,对价格形成支撑作用。


  同期,热轧卷板总库存为304.98万吨,周环比下降9.28万吨,同比上升20.25万吨。由于制造业受季节性影响不大,目前热轧卷板仍处于去库存周期中。但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热轧卷板库存在高位运行,年底的库存量为过去5年最高值。按照历史规律,热轧卷板在春节前会转入累库周期,那么届时将给板卷类钢材价格带来压力。


  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当前钢材供需矛盾不突出,宏观市场进入政策真空期,基本面上供需双弱,真正对价格影响较大的需求要到春节后才会逐步体现。短期可关注两点:一是冬储情况,钢贸商对冬储的态度既体现了对当下钢价的认可程度,又体现了对开春后钢市的预期;二是市场对春季政策的预期,该部分较难预测,更多是情绪在盘面上的反应。因此,钢材价格或延续震荡偏强运行,无趋势性方向。(赵毅)


  转自:中国冶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