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连拿“通行证” 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加速“引进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08





  证监会数据显示,2023年,境外机构投资者申报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许可持续活跃。全年获批机构数量为81家,仅次于2021年的118家,创下自2003年以来的历史次新高。外资连拿中国资本市场“通行证”的背后透露怎样的信号?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解读↓


  合格境外投资者业务有着怎样的发展?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是经证监会批准,使用来自境外的资金,进行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证监会数据显示,从2003年首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获批,截至2023年末,共有802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获批,其中包括全球主要的主权财富基金、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已有75家机构获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许可。2023年12月,又有6家机构的资格,获证监会批准。2023年,共有81家机构获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资格,范围覆盖全球1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这些新获批的机构,正在加快筹备业务落地,择机开展业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获批的新机构,正在加紧筹备业务落地。在致富证券的香港办公室,研究人员正在布置新一年的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研究计划。业务负责人表示,随着客户对人民币资产配置意愿增强,公司也在加快业务落地速度。


  香港致富证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负责人 李波:2023年3月底我们提出申请,审批过程大概4个月。获批后,目前包括外汇业务登记在内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都已经完成,计划近期就向海外客户推介。


  外资连拿“通行证”透露怎样的信号?


  从2003年至今,合格境外投资者业务已经在中国经历了20年,获批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队伍名单不断“拉长”。从额度到机构数量、种类都有明显提升。外资连拿“通行证”,反映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怎样的态度?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 田利辉:获批机构数量多,种类广泛,反映出境外机构投资者积极布局我国资本市场,这得益于中国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也说明我国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全面注册制等基础性制度持续落地,我国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不断提升,同时各类人民币资产的价值具备中长期吸引力,这也使得更多境外投资者希望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红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到2023年底,我们国家一共有802家境外机构投资人获批。其中包括全球主要的主权财富基金、商业银行、投行和保险公司。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获批的机构数量为81家,仅次于2021年,反映出中国经济对全球的投资人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新获批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正在做好各项准备,积极开展业务,布局投资中国市场。那么,境外金融机构申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有哪些好处呢?


  目前,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资本市场投资,有包括沪深港通、债券通等在内的互联互通机制,也可以申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近年来,境外投资者对布局境内资本市场的意愿稳中有升,特别是希望投资更大范围的标的,这样,申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就成为境外金融机构的选择。


  香港致富证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负责人 李波:随着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落地,我们的业务得到进一步拓展。此前,我们的客户只能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等方式进行投资。由于北交所和一部分科创板公司目前不在沪深港通交易标的范围中,海外客户暂时无法通过这一渠道购买。取得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后,我们就可以便利地为海外客户投资这类标的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加速“引进来”?


  外资机构纷至沓来,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与催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如何进一步提升对外资机构的吸引力,加速“引进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进行了解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还是预期管理,有关部门要学会和全球的资本市场,和全球的合格机构投资人对话。把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前景,中国经济主要的政策的着力点和改革开放下一步的计划推进的部署,充分和市场对话,充分和机构投资人对话,全球的合格机构投资人和资本市场对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它的信息有着充分的了解。这样的话,我觉得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的这种合格的外资机构投资人来讲,它的吸引力就会增强。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我觉得也会不断地推向进步,这个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