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阶段压力加大 但支撑仍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15





  2023年12月份,铜价震荡上涨。国内沪铜主力合约价格小幅下跌0.17%,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价上涨1.09%。


  2023年12月上旬,出于对中国经济的担忧,铜价出现回调。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市场情绪逐渐改善,海外权益市场的走高也对市场情绪产生了提振作用。在同一时期,美元指数下跌2.1%,而离岸人民币则升值0.3%。


  2024年1月初,铜价开始下跌。截至2023年12月底,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基金(CFTC)的持仓转为净多,净多比例为3.6%。当月多头主动增仓,而空头仓位基本保持不变。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投资基金多头持仓占比有所回升,基金的看多情绪继续回暖。截至2023年12月底,三大交易所加上上海保税区的铜库存约为22.1万吨,环比减少0.3万吨,较年初减少约1.4万吨。LME和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铜库存减少,中国保税区的铜库存亦有所减少,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则小幅增加。


  今年1月初,铜的现货升水约为185元/吨。LME的铜现货对3月合约维持较大的贴水,1月初,报贴水98.5美元/吨,铜现货市场维持偏弱态势。


  由于去年12月份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铜现货的进口盈利有所缩窄。同时,保税铜溢价经历了一波冲高回落,导致进口清关需求降低。预计今年1月份,前期铜进口窗口的开启可能会引发到港量的增加。但随着春节的临近,进口量可能会呈现季节性的减少。


  2023年11月份,智利的铜矿产量环比减少约2万吨,同比下降2.3%,产量处于近年来的低位。减量主要来自智利国家铜业(Codelco),当月产量同比下降16%。2023年10月份,秘鲁的铜产量小幅增加,同比维持正增长。此外,第一量子旗下的巴拿马铜矿仍处于停产状态。


  2023年12月份,中国主要港口的铜精矿库存有所减少,导致港口现货供需形势趋紧。进口铜精矿加工费继续回调,月均价大幅下降至68.3美元/吨。


  2023年12月份,国产粗铜加工费稳中有跌,而进口粗铜加工费保持平稳。粗铜供应总体仍然偏紧。国内主流地区冶炼副产品硫酸价格下降,对冶炼收入的贡献转为负值。


  2023年12月份,国内铜冶炼厂的检修活动有所减少,导致精炼铜产量预计环比增长。今年1月份,部分前期新建完工的铜冶炼厂将开始产出铜。但是,国内部分冶炼厂由于技术升级改造、搬迁等事项的生产将有所缩减,预计精炼铜的产量将环比小幅减少。


  2023年12月份,国内精废铜价差均值扩大至1950元/吨,使得废铜的替代优势得到提升。尽管替代优势有所增加,废铜供应受到北方寒冷天气的影响而表现偏弱;国内再生铜制杆的开工率出现下降,国内精废价差对再生铜制杆的开工率有正向的支持作用,预计废铜的替代量将有所增加。


  在需求方面,假设净进口环比增加的情况下,2023年12月份,国内精炼铜表观消费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比增长约12.6%。2023年,累计表观消费增长约为6.9%。此外,2023年12月份,财新制造业PMI回升、官方制造业PMI下降,国内制造业的景气度边际变化并不显著。


  从下游开工率来看,2023年12月份,国内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下降,平均开工率环比下降约4.4%。2024年1月初,国内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继续下降。国内电线电缆企业的开工率也呈现季节性走弱趋势,预计1月份的开工率将环比小幅下降。


  总体而言,需求相对平稳,但再生铜市场和下游开工率的变化值得关注。2023年12月份,国内铜管企业的开工率预计将出现增长。此外,1月份的国内空调企业排产同比增长,铜管企业开工率高于去年同期。从高频数据来看,2023年12月份,房地产成交数据环比回升,并且同比转为增长。此外,当月汽车销售总体上也有所改善,表现好于去年同期。房地产和汽车市场均出现了翘尾行情。


  2023年12月份,海外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继续呈现分化态势。美国和欧元区制造业的收缩速度放慢,而英国和日本制造业则加速收缩。据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数据,2023年10月份,全球精炼铜消费量环比下降,但同比增长约12.4%。2023年1—10月份,全球精炼铜累计消费量同比增长4%。


  在宏观层面,2023年11月份,美国的失业率走低,职位空缺率保持稳定,就业市场出现边际回暖。美国的通胀小幅走弱,核心通胀保持稳定,通胀压力略有减轻。美国短期经济数据有所反复,但高利率对实体需求的削弱预计将持续。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在2024年将有数次降息,这一预期相对较早。


  总体来说,国内外铜需求出现改善,但是铜价走势仍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以及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