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供电供暖需求攀升 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14





  入冬以来,多地供电和供暖需求持续攀升,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为保障民众温暖过冬,相关地方在推动煤炭稳产、提升煤电调节支撑能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如何进一步加大能源保供力度?


  河北:确保电力供应稳定


  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


  2023年12月,河北经受两轮寒潮强降雪天气,气温持续下降,电网负荷也随之攀升。强降雪过后的河北武安市积雪成冰,在河北武安市西土山乡东湖村田野间,供电所员工闫王军和袁豪杰踩着尚未融化的冰雪对公用配变台区进行巡视。


  为保障群众可靠用电,近期河北各地供电公司对重点设备线路和重要用户开展特巡,特别是对“煤改电”用户加强用电监测,对集中供暖换热站、医院、学校等用户强化供电保障。针对受灾地区受损恢复的“煤改电”线路,组织开展特巡消除线路隐患,保障受灾群众取暖用电。


  河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王强表示,河北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服务网内机组稳发满发,并通过常规机组顶峰挖潜、省间现货市场电力互济等方式,努力争取外购电力,增强电力供应能力。目前,电网运行安全平稳,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国家电网保定市徐水区供电公司通过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供电服务中心值班人员张春元介绍,公司多举措全力应对寒潮影响,应用智慧平台及时筛查重过载、低电压等异常情况,利用无人机等设备加强对输配电线路巡视巡检及电网监测,确保寒潮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我们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变压器异常情况进行筛查,及时掌握低温天气下线路设备运行状况。”张春元说。


  据国家电网石家庄供电公司电网调控中心预测,2023年冬季至2024年春季石家庄电网最大负荷预计将达到920万千瓦,较上个冬季增长6.95%,其中采暖最大负荷将占到28.26%。该公司成立迎峰度冬电力保供领导小组,实施科技助力、实时监控、暖心服务等系列举措。应用科技手段提升设备运检能力,聚焦电网精细化、智能化运维,利用无人机AI自主飞巡、区域型智能巡视系统、站内机器人、视频监拍等科技手段,在输配电线路、变电站、电缆隧道等工作区域,实施“机器代人”检修、巡视和运维工作。并实时监控主配网设备运行状态,提前做好应急物资、队伍等资源统筹。


  目前,河北电力部门加强省、市、县公司三级保供专班应急值班,及时处置突发情况。优化设置793个抢修布点,部署1060台抢修车辆、329台应急发电车(机),8714名抢修人员,发挥“30分钟抢修服务圈”作用,按照“先复电,后抢修”原则,及时抢修设备故障,满足群众用电需求。


  山西:抓好煤炭生产运输


  经济日报记者 梁 婧


  2023年12月20日凌晨1点,寒风凛冽,山西焦煤集团霍州煤电汾河焦煤专用铁路站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装车景象。4小时后,汽笛长鸣,一列55节长、满载3677吨煤炭的列车从这里驶出,穿山越岭奔向河南豫新发电有限公司,完成保供之旅。


  今冬以来,受暴雪、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山西的煤炭外运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了确保煤炭运得出、运得快,我们各站点统一管理,加强煤炭防冻管理,从人员操作、喷洒流程、设备管理、现场盯控等方面入手,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确保防冻液足量喷洒,防止冻车情况发生。同时,灵活调配增加了装车人员,最大限度压缩煤炭在站停留时间,提高车辆周转率。”汾西矿业金辛达煤业运销科科长翟三虎表示,雪停后,矿上所有人迅速集结,对长达60公里的运煤山路进行撒盐清雪除冰,全力以赴保障运煤道路通畅。


  道路保障只是山西焦煤集团保供的一个方面。为了更好完成保供目标,2023年前三季度,山西焦煤原煤产量达13856.9万吨,完成计划的106.3%,为全年煤炭保供打下了良好基础。自2023年10月份以来,焦煤各矿区更是充分释放先进产能,提高日单产水平,坚决完成保供指标。


  坚持能源保供不松劲是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承诺,更是“军令状”。为切实抓好煤炭增产保供,山西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在2023年年初就印发了《2023年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工作方案》,并多次召开煤炭增产保供调度会议。同时,强化日产量调度,督促各市、各煤炭企业锚定目标任务不放松。


  2023年1月至11月,山西规上原煤产量124609.9万吨,增长3.8%,规上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增长9.7%,发电量增长4.3%,其中外送电量增长7.9%。山西正用实际行动做到多供一吨煤、多发一度电、多暖一方人,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山西在不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加快推进煤炭和煤电、煤电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积极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按照“稳煤优电、增气上新、降碳提效”的要求,持续为全国能源革命探路领跑,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夯基垒台。


  内蒙古:推进油气增储上产


  经济日报记者 余 健


  连日来,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王沟煤矿,一列列装满原煤的火车陆续驶出,运往港口。“公司已开通曹妃甸、秦皇岛两个港口以满足长协客户需求。我们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释放产能,全力保障电煤供应。”公司煤炭营销中心主任刘博玮说。


  内蒙古积极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2023年1月至11月,全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11亿吨,在2022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增长了0.6%,有力保障了煤炭供应;全区累计发电量68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外送电量2757亿千瓦时。


  内蒙古还持续推进油气增储上产。2023年1月至11月,全区生产原油268.6万吨,同比增长28.6%;生产天然气28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煤制油产量104.01万吨,同比增长3.1%;煤制气产量25.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4%。同时,强化统筹调度和监测分析。坚持煤炭产销、电煤库存和天然气保供日调度、日报告,做好煤炭产运需协调,保障电煤库存稳定、民生用气平稳有序。


  在保障已投运煤电机组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锡林郭勒盟进一步加快重大煤电项目建设进度,并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新能源。2023年1月至11月,全盟火电发电量达570亿千瓦时,其中近90%外送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新能源发电量已突破320亿千瓦时,其中约67%的绿电通过特高压通道外送至北京、华北和华东等地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华润电力(锡林郭勒)有限公司发电部副部长杨斌表示,目前公司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并制定保障措施,确保京津冀鲁苏安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内蒙古在抓好能源安全生产监管的基础上,将继续全力稳定煤炭生产供应,有效提升电力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挖掘天然气增产增供的潜力,并抓好统筹调度,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