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全年目标 经济大省“向新向优”培育新动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10





  经济大省既是“顶梁柱”也是“风向标”,是观察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窗口。8月以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四川等经济大省密集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从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三驾马车”、部署精准举措等方面发力,瞄准全年增长目标,着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多个轮子”驱动产业“向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各省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何因地制宜、布局哪些产业?各省给出了差异化的答案。与此同时,经济大省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和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为产业发展“装上多个轮子”。


  上半年广东省的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在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广东强调要全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投资方向,努力推动投资提速增效。此外,四川、山东、江苏等地也表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浙江召开专题会议,浙江省省长王浩表示,要通过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强省。山东提出,要发挥好专项引导资金撬动作用,抓住服务领域短板行业精准施策,力争为经济增长多作贡献。


  无论是工业领域,还是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都需要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为其“装上轮子”,增添动能。


  河南出台了新的相关举措。8月3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提出,着力打造覆盖医学科技创新全周期、全链条开放共享的公共创新平台。此外,河南近期设立总规模为30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母基金,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许召元表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仅能带动整体产业持续升级,迈向中高端,还能够带动企业、员工和国家收入提升,带动国内需求规模扩大,并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各类举措促进消费“向优”


  国际啤酒节、新街口夜生活节、美食探店计划、城市夜游打卡……今年夏天,《2024南京夏季消费地图》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多元的指南。南京市商务局流通业发展处副处长苏炜介绍,该地图打造了亲子研学、暑期出游等热门消费推荐,每一类群体都能在地图中找到适合的消费“线路”。


  消费发挥着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江苏、广东、四川等经济大省着眼于消费改善,以更优供给促进内需潜力释放。


  广东日前发布了推动老年用品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千亿老年用品扩容增量专项行动、智能照护科创助老专项行动、智慧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专项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江苏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近两个月来,截至6月底,工业领域设备更新15.7万台(套),发放惠民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超8.3亿元。


  上半年消费数据中,多数经济大省表现可圈可点。江苏消费同比增长4.9%,浙江增长4.5%,山东增长5.5%,均高于全国水平。下半年有“暑期”“中秋”“国庆”“双十一”等重要假日节点,不少省份表示,将加大活动举办力度,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


  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张型成在新闻发布会表示,上半年,山东共举办促消费活动320场,发放消费券1.5亿元,拉动消费45亿元。下半年还将举办超千场促消费活动。下一步,将统筹各方资源,细化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等领域的支持措施。


  多方发力支撑经济发展“向上”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经济大省也开出应对经济挑战的“处方”。


  四川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要以超常力度和精准举措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步回升。要坚持目标导向,冲刺三季度、决胜四季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对于受外需影响的外贸发展,广东提出,全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深入推动广货“全国行”,助力更多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赢得更大市场。对于房地产市场,广东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因城施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全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雨蓉表示,展望下半年,随着各项政策持续落地显效,各地结合实际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大省仍将持续勇挑大梁、发挥作用,有力支撑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看来,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将不断夯实、不断打牢,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战胜发展当中的问题、转型当中的挑战,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记者 陈芳)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